孔子临终说了什么话?孔子对子贡说的“来何迟也”是什么意思?

孔子死前说了什么话? 孔子临终对子贡说;赐也,来何迟也,来何迟也,什么意义

本文目录:

孔子因叹,歌曰:“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因以涕下。谓子贡曰:“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夏人殡于东阶,周人于西阶,殷人两柱闲。昨暮予梦坐奠两柱之闲,予始殷人也。”后七日卒。这就是孔子死前说的

孔子临终对子贡说;赐也,来何迟也,来何迟也,什么意义

您好,我谈一点我个人的理解!
孔子在临死前对子贡说:“赐!尔来何迟也?”意思是说,端木赐(子贡),你来的这么迟吗?
看来,应该是孔子在感叹自己的这一生没有遇到圣明的君王来实现自己入世的抱负。而子贡是孔子最优秀的学生,孔子应该是希望在他临死前子贡最后能继承他的衣钵。
传说子贡因为孔子死的时候没赶回来,别人守孝三年,他就守了六年,而且子贡真的实现了孔子的抱负,无论是经商做买卖、还是当官求政绩,甚至是在做学问上,都真正做到了孔子要求的知行。
从这一点上看,子贡也不愧为是孔子死前最惦记的学生!
以上回答仅是我的一点浅见,希望共勉!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孔子临死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IQ提示:3个字

据《史记 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最后的话是对子贡说的:“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夏人殡于东阶,周人于西阶,殷人两柱间。昨暮予梦坐奠两柱之间,予殆殷人也。”

子路死前说的:“君子死,而冠不免。”是什么意思?

古代士的身份象征,所谓士可杀不可辱

看下面文章有助于理解:)

在汉服的历史上,只有有身份者才能带冠,平民只将发髻包在布巾中,所以士大夫称为“衣冠”,而平民则称为“布衣”。士大夫带的冠一般有两种,一种为乌纱帽(幞头),一种为进贤冠(梁冠)。由于古人束发受冠,冠必高耸,有峨冠之称。这两种冠都是前低后高:乌纱帽前半部分隆起似山,后半部分高耸似峰,如山外有山;又如步步登高的阶梯,为官如登山,不要梦想通过跑官要官飞黄腾达,而要鞠躬尽瘁,凭借实实在在的政绩一级级地晋升。进贤冠中部隆起似山,上有一道道的梁(以冠上梁数辨别等级,其制有一梁至八梁不等),左右和后部有高檐,如起伏的山峦将这座山拥在怀中,给人虚怀若谷之感。进贤冠的本意,就是前面是自己,后面是下一代,希望后生超过自己,天天戴进贤冠,就想到要爱护人才,培养人才,为国举贤,一点嫉妒心都没有,用意深远!可见,汉冠如山之巍巍。

山的性格是稳重的。孔子说,“刚、毅、木、讷近仁”,“仁者乐山”,“仁者静”,“仁者寿”。山具备仁的性格,稳重,刚毅,大度,恒久,安详,胸怀博大,宽厚仁爱,对誉不喜,对侮不怒,身高不言高,体厚不称厚,受到了儒家的崇拜。“仁”,从字形来看,就是“人、天、地”,即人要如山一样,立于天地间。儒家对圣人学术成就与人格魅力的最高评价是“仰之弥高,钻之弥深”、“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孔子临终前还歌唱:“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

儒家号召人们走“修身、齐家、治平、平天下”的人生道路。一个小孩,当他成年之时,要行“冠礼”,表示能肩负成人的责任。按照“学而优则仕”的社会筛选机制,任何人,即使出身寒门,只要胸怀经邦济世之志,经过刻苦学习与人格完善,就能够通过科举跻身世大夫行列。取得高官厚禄不意味着锦衣玉食,荣华富贵,而是为施展自己的理想抱负。“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他,也就完成了由“布民”到“衣冠”的人生历程。

为官当如山,作为士大夫阶层标志的汉冠,也就自然体现出了山的性格和仁的要义。乌纱帽的后部插有两脚,很容易上下摆动。这种特别装束是为了保证戴者走起路来端正庄重,不能稍稍低头,以免有失为官的尊严,正如孔子说的“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同时,乌纱帽的两脚,给人一种平等的感受,为官就要不偏不倚,公正无私。推而广之,我们的国家叫中国,中华,汉民族的发祥地叫中原,中土、中州,我们的信条叫中庸之道,似乎都能从这乌纱帽的两脚找到答案。进贤冠两侧有圆孔,戴时,用一根玉笄穿过圆孔,与冠中的发髻拴结在一起,玉笄两头垂挂的丝缨又能系于颔下。所以冠虽高耸,但戴起来如山一样稳重。重要官员进贤冠上另加貂蝉笼巾,笼巾呈四方型,左右用细藤织成二片形如蝉翼,并涂有金银饰,冠前附金蝉,冠侧插貂尾,金取其刚,蝉取其高洁。冠顶插有一支弯曲的竹木笔杆,上端联有丝绒作成的笔毫,名为“立笔”。

还记得子路之死吗?孔子的重要门生子路任卫国大夫孔悝的邑宰,孔悝参与推翻卫国国君的政变,子路以“食其食者不避其难”的态度力图阻止这场政变,在激烈的战斗中,子路冠下的丝缨被击断,他说:“君子死而冠不免”。在从容结缨正冠的瞬间,被人趁机杀死并剁成肉酱。子路为儒家的信仰而死,更有可能是为寄托这种信仰的形式――汉冠威仪而死的第一人。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