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辐照有益还是有害?喝辐照白酒会不会生病?

对白酒进行辐照处理有什么好处? 听人家说有人把白酒拿去辐射处理,我们喝了会不会生病啊?

本文目录:

白酒辐照处理的优点包括:

1.白葡萄酒可达到2~3年陈酒的质量,口感更醇厚、甘甜。

2、辐照成本极低,酒类更大规模加工。

3.对于白酒制造行业来说,它减少了酒窖,减少了储存时间,降低了仓储成本。

4.对于白酒制造业而言,增加了营运资金,促进了产量的增长。

所以白酒经伽马射线辐照,使水分子和有机化合物分子产生电离和激发,从而产生大量活性较高的自由基和分子产物,这些产物既有氧化剂又有还原剂,使引进杂味的物质,改变固有化学性质,有害成分不同程度减小,使得酒质变得更为醇和,提升酒品的综合品质。

扩展资料

食品辐照(或辐照)灭菌是指利用一定剂量的极短波长电离辐射、辐射同位素钴60、铯137辐射或低能加速器发射的-辐射对包装食品进行处理的食品(包括原料)灭菌。

延缓新鲜食品某些生理过程(发芽、成熟)的发育,或进行杀虫、消毒、杀菌、防霉等处理,延长贮藏时间,稳定和提高食品操作过程的质量。

食品杀菌中常用的辐射有-射线、-射线和电子射线。电子射线主要来自电子加速器,-射线发生器产生-射线,-射线主要来自放射性同位素,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有60Co和137Cs。

射线穿透性很强,适用于全天然食品和各种包装食品的内部杀菌,电子射线穿透性较弱,一般用于小包装食品或冷冻食品的杀菌,特别适用于食品的表面杀菌。

参考资料来源:-辐照杀菌技术

听人家说有人把白酒拿去辐射处理,我们喝了会不会生病啊?

辐照后的白酒是安全的,辐照后的白酒里面没有放射残留,也不会使酒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反而通过辐射加工,可以改善酒的品质和口感,减少酒里的农药残留。我国在1994年就出台了相关辐照卫生标准:GB14891.9-1994《辐照薯干酒卫生标准》。
要没有相关检疫部门经过长期检验,怎么会有相关国家卫生标准出台呢。

被辐射过的东西有放射性吗

物品受到核辐射之后有可能会变成新的辐射源。

有一个叫做“中子活化”的概念。一些稳定的原子核可以捕获中子,因此当它受到中子辐照时,会与中子反应,结合成为新的原子核,而这些新的原子核可能是不稳定的,因而成为新的放射源。
Fe-56是自然界中铁的主要成分,是稳定的;而Fe-59不稳定,半衰期是几十天。核反应堆堆芯中有大量铁合金做的设备,因此经过中子辐照之后这些设备也会变成放射源。
一个物体的辐射主要看其自身的含量和成分,水果等食物不会因为x射线的照射产生残留,更谈不上累积伤害,群众可以放心食用。安检机的辐射装置有强有弱,不能一概而论,但其辐射标准肯定都是在安全线之内。而且这些装置安装使用时,安检机的辐射量都必须经过环保部门的严格检测,以确保民众的安全。
现在食品加工时,辐射加工,高温蒸煮,低温冷藏都是安全食品灭菌方式。辐照杀菌还能消灭维生素,防止病虫危害,其穿透力强,在不打开包装的情况下就可进行消毒。辐射能延长食品和农产品的保存时间。食物加工时都有不同的辐照剂量标准要执行合理的剂量标准,辐照食品中的营养物质不会受到破坏,也不会对人体产生副作用。

辐照残留,残留的是何物?

揭露药品非法辐照,再爆食品药品的潜规则
蜂花粉中的维生素C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都降低30%以上。付晏昆等研究得出的自然干燥法生产的螺旋藻藻条粉和人工喷雾干燥法辐照藻粉的吸收量分别是10.1kGy和2.9kGy,但辐照会损失螺旋藻的胡萝卜素,10.1 kGy和2.9kGy的辐照分别减少螺旋藻粉的胡萝卜素含量的40%和15%。
关于辐解产物,国家有关部门也曾组织课题进行研究,由于辐解产物的研究涉及到仪器设备要求比较高,我国“八•五”、“九•五”期间仅仅研究了甘草酸、麻黄素、蜂蜜等1O种中药单体水溶液的辐解产物。研究结果认为:①中药材有效成份的辐解主要是水的间接作用引起的,因此含水量愈大有效成份的辐解也增大;②从己鉴定的辐解产物来看,尚未发现对人、畜有毒有害的产物;③由于研究的品种不多,研究也不够深入,如甘草酸水溶液辐照后用高效液相色谱可分离出4个辐解产物,但这4个未知产物的化学结构还不能确定。因此,辐解产物研究仍需继续深入地进行。
WHO规定辐照灭菌物品的吸收剂量不得大于10kGy。如何科学地来确定辐射剂量,曾经是个有争议的题目。各个国家之间,对允许的剂量标准有不同看法。但是对于辐解产物的出现都是肯定的,有的已经肯定辐解产物的有毒性,有的还再研究中。相对于西药,中药辐解产物的研究还没有系统的进行过,所以中药辐照应该慎重对待。
2、疗效影响
有报道,用1O kGy剂量辐射中药秦艽,发现对其镇痛、降压等药理作用无影响,但其抗炎作用基本消失。当辐射剂量降低至5kGy时,其抗炎作用无明显改变。李敏岚等研究了辐射剂量与板蓝根抗内毒素作用的关系,发现20 kGy以上的剂量辐照使板蓝根失去抗内毒素的作用,而lO kGy以下的剂量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3、外观影响
据报道辐照灭菌会使某些样品的颜色改变(往往加深),如盐酸麻黄碱和盐酸青藤碱,变色比较明显。底噻咪松片和卡托普利糖衣片经5kGy照射8小时后,两种片剂的颜色由辐照前的白色变为辐照后的粉红色。辐照剂量超过10kGy时,对全天麻胶囊的外观有影响。
4、对包装的影响
有文献报道,在进行铝箔PVC复合压板包装的胶囊药品辐照应用中,剂量超过8kGy后,PVC颜色变黄。汪辉亮等研究了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低密度聚乙烯(LDPE)辐照(0~250kGy)后黄度的变化,发现前者比后者更易变色,经不同剂量辐照的PE的黄度均随存放时间增加而降低。有资料报道在5kGy以上剂量辐照下,一般使玻璃变灰变褐,使聚乙烯塑料变成淡灰色,也有塑料变成淡红色,这种变色与剂量成正相关,玻璃变色可以褪色,阳光下褪色更快,但不能100%褪去。
四、目前我国中药辐照灭菌的突出问题
尽管辐照中药存在如此之多的问题,但中药辐照仍发展的如火如荼,有专家估计2005年是中药辐照已超过2万吨。制药企业为何对辐照趋之若鹜?在繁荣发展的道路上又存在哪些问题呢?对此我们收集了大量资料,并多次咨询内蒙古大唐药业的相关技术人员,总体来看,目前主要存在一下几点:
1、辐照剂量严重超标
美国药典规定高剂量有效灭菌为2.5kGy,中剂量为1 kGy,低剂量为0.2~O.4kGy。我国卫生部的标准规定辐照中药最高耐受剂量为:散剂、片剂3kGy;丸剂5kGy;中药原料粉6kGy。
据苏德模等人对中成药辐照灭菌德研究结果表明:散剂经2 kGy辐射,细菌数降低在90%以上。蜜丸经辐射后细菌数降低:2 kGy为78%-85%;4kGy为85-93%;5 kGy为87-96%;6 kGy为89-97% 。
若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所用药材使用前按规定进行拣选、整理、洗涤等前处理加工,生产过程控制在不同洁净级别的厂房内,就能把微生物的含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如果微生物含量超标,再辅以适宜的灭菌方法,是能保证药品卫生质量的。比如含原生药粉的丸剂,国家规定的微生物限度为每克不超过3万个,若前处理后微生物含量为20万个,用6kGy辐照的辐照剂量,把微生物降低89-97%,即为0.6--2.2万个,就能符合标准。
由于中药原材料种类多,药材前处理难以标准化,操作复杂,费时、费人、成本较高,很多企业往往在这个环节上出问题,致使微生物含量严重超标,有时多达几百万。如果去辐照的话,因为初始菌群数含量严重超标,不使用大剂量难以达到灭菌要求,辐照厂家为了商业利益,就加大辐照剂量,据业内人士讲,有时辐照吸收剂量高达几十个kGy。
辐照剂量越高,灭菌效果越好,而且灭菌时间也能缩短,于是辐照中心和药厂就一拍即合,心照不宣地使用大剂量辐照。有的药厂发现了辐照灭菌的捷径后,就放松了对原材料的处理,也放松了对中间环节的过程控制,导致产品微生物严重超标。有的药厂药材就省去拣选、整理、洗涤等前处理环节,不管中间的污染有多严重,造好药后拉去大剂量辐照一下,就万事大吉了。有的辐照前地微生物含量达到几千万,甚至不可计数。由于辐照灭菌的终极威力能给药厂带来诸多利益,比如省事、省时、省钱,所以药厂趋之若鹜。大剂量辐照造成的危害远远抵制不了金钱对辐照中心的诱惑。
美国药典也指出对生产的早期和中间阶段进行监测,重点是原料,尤其是动、植物来源和天然矿物质原料,它们往往含有在后期生产过程中不易杀灭的有害微生物。我国药典也对中药的原料、辅料及生产环节中的质量控制提出严格的标准。在卫生部的标准里也对辐照中药应具备的条件进行要求:“4.1待辐照灭菌的中药必须符合法定药品标准”。卫生部关于食品辐照里面也有这么一规定:“第十六条食品(包括食品原料)的辐照加工必须按照规定的生产工艺进行,并按照辐照食品卫生标准实施检验,凡不符合卫生标准的辐照食品,不得出厂或者销售。
严禁用辐照加工手段处理劣质不合格的食品。”可见,并不是什么产品都可以辐照,并不是辐照就可以代替前面过程的卫生控制。
卫生部标准规定:60Co辐照仅是中药灭菌的辅助手段,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有关法规监督“标准”的执行,防治滥用辐照灭菌。但是这个辅助手段在很多药厂那里已经变成灭菌方法的不二选择,并把辐照灭菌当作“最终灭菌”的秘密武器。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