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存敬畏才能无畏”是什么意思?心存敬畏为何能行有所止?

“心存敬畏才能无畏”是什么意思? 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是什么意思

本文目录:

释义:是说你对某个人或者某件心存敬畏,才能认真去对待,才能想办法去解决问题,这样就不会有畏惧的心理了。

这句话是明代这句话是明代方孝孺所说。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

扩展资料:

原文:

明方孝孺有言:“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心存敬畏,行有所止,意味着为人做事要学会敬重和畏惧,要有底线,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

释义:凡是好担心的,一定要自己有什么正,说有什么计划,行为有所限制,偶尔有逾矩,也不出大标准。心中存敬畏”,行为有所限制,意味着为别人做事情要学会尊敬和畏惧,要有底部线,要做什么,有所不为。孔子说:“君子有三种害怕,敬畏天命,敬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道天命而不害怕了

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是什么意思

这是 曾国藩的敬畏观,意思是 只有心存了敬畏,才能有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在行为上有所禁止。

拓展知识:

曾国藩,我国近代史上的军事家、政治家和理学家,晚清第一名臣。心存敬畏意识,保持头脑清醒,是曾国藩一生为官从政之道的核心。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与其谋略过人、坚韧、不服输的精神有很大的关系,而他功成名就后的全身而退,则是得益于他的“敬畏”观。

《菜根谭》里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未有无所畏惧而不亡者也。上畏天,下畏民,畏言官于一时,畏史官于后世。”“敬”就是尊重,“畏”就是害怕。表现在内心就是不存邪念,表现在外就是持身端庄严肃有威仪。

曾国藩认为,身处官场,必须懂得敬畏。他在给曾纪泽的家书中写道:“敬则无骄气,无怠惰之气。”只有心存敬畏,才能有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才能有战战兢兢的戒惧意念;也才能在变幻莫测、纷繁复杂的社会里,不分心,不浮躁,不被私心杂念所扰,不为个人名利所累,永远谦逊平和,保持内心的执著和清静,恪守心灵的从容和淡定。

读《曾国藩家书》看到一个故事:有一位幕僚叫李鸿裔,曾国藩特别钟爱他,他的密室只有李鸿裔可以随便出入。

当时,在曾国藩的幕僚中有“三圣七贤”,都是名极一时的理学大家。曾国藩仰慕他们的名声,把他们都召进来。然而,只安排了他们的衣食住行,却不让他们担任具体的职务。一天,曾国藩与李鸿裔在室中谈话,正巧有客人来,曾国藩便出去接待客人,留下李鸿裔独自在室中,他翻看桌上的文稿,看到了一篇《不动心说》,是某一位老儒所写的。这老儒,即是十个圣贤中的一个。

文中有一段用现在白话说的话是:“你把我放在美丽的姑娘面前,我会动好色之心吗?我不会。你再把我放在大红的顶戴面前,我会动高官厚禄之心吗?我不会。”李鸿裔看到这里,觉得非常可笑,拿起笔在上面戏题道:“美丽姑娘前,大红顶戴旁,你心都不动,只想见中堂。”写完后离去。

曾国藩送走客人,回到书房,看到所题的文字,叹了一声气,说:“一定是这个小子干的。”便找来李鸿裔说:“这些人难免有欺世盗名的成分,言行也不见得一致,这我是知道的。然而,他们能达到今天的地位,靠的正是这个虚名。现在你一定揭穿,使他们失去衣食的来源,那他们对你的仇恨,岂能是平常语言之间的仇怨可比的。杀身灭族的大祸,都隐伏在里边了!”李鸿裔顿时出了一身冷汗,接受了教诲,从这以后深深地收敛自己,谨言慎行。

敬畏是人生的大智慧,不仅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行为准则。曾国藩说自己平生有“三畏”:畏天命、畏人言、畏君父。他的一生始终常怀敬畏之心,坚守做人为官的基本准则,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原则不动、底线不松,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境中度过,最终一路平步青云,大业辉煌,成就了自我。

古人云:“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往往就会变得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喝什么就喝什么,甚至无法无天,最终吞下自酿的苦果。

在当今社会错综复杂形势下和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前,特别是领导干部面对天地万物,面对纷繁世事,面对手中权力,面对人民群众,面对党纪国法,面对自己内心,要像曾国藩那样,心里一定要装着“敬畏”。只有心怀敬畏才会牢记“慎独”,才有危机感,才能知方圆、守规矩,踏踏实实干事,干干净净做人,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忠于职守,鞠躬尽瘁。

"心生敬畏"是什么意思?

意思:形容对人或事物由心底发生的敬佩和畏惧,是一种心情。

读音:xīn shēng jìng wèi

造句:

1、要始终保持心生敬畏之心。对时光,对美,对痛楚。仿佛我们的活,也只是一棵春天中洁白花树的简单生涯。不管是竭力盛放,还是静默颓败,都如此甘愿和珍重。安妮宝贝

2、 心生敬畏生命,对自己而言就是善待自己的人生旅程;敬畏生命,对他人而言就是尊重他人的呼吸和心跳;敬畏生命,对一切生灵而言就是万物和谐共处的基础。

3,、七十寿辰!这是人们获得一种新的令人心生敬畏的尊严的幸福时刻。这时,你可以把压抑已达三十余年的故作深沉弃之一旁,无所畏惧,泰然自若地站在人生的七级顶锋向下观望,教诲他人而不会受到指责。马克・吐温

4、 我们心生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有怜悯之心,更因为它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我们敬畏生命,也是为了更爱人类自己。

5、 生命是顽强的,因其顽强,我们就应该心生敬畏;生命也是脆弱的,因其脆弱,我们就应该呵护生命;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就应该珍惜生命。

扩展资料

近义词

五体投地 [ wǔ tǐ tóu dì ]

意思: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这是佛教最恭敬的行礼仪式。比喻佩服到了极点(现多含有诙谐或讽刺的意味)。

出处: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三国》:“致敬之式,其仪九等:一、发言慰问,二、俯首示敬,三、举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长跪,七、手膝踞地,八、五轮俱屈,九、五体投地。”

译文:敬畏分为9种,第一种语音,第二种俯首,第三种举手,第四种合掌,第五种屈膝,第六种长跪,第七种单脚跪,第八种害怕,第九种佩服。

心甘情愿 [ xīn gān qíng yuàn ]

意思:完全愿意,毫不勉强:为了保卫祖国,洒尽鲜血也~。

出处:宋・王明清《摭青杂说・项四郎》:“此事儿甘心情愿也。”

译文:做这件事情也是十分原意的。

自觉自愿 [ zì jué zì yuàn ]

意思:自己认识到应该如此而甘心情愿(去做)。

出处:周而复《白求恩大夫》:“更可宝贵的是在阶级觉悟的基础上,纯粹出于自觉自愿,没有一丝一毫的强迫性质。”

译文:最可贵的是在无产阶级的领悟上,都是心甘情愿,没有人强迫他。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是啥意思?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敬畏: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德行高的人,敬畏圣人的话。小人不懂得天命而下敬畏,轻佻地对待地 位高、德行高的人,轻侮圣人的。”

其中“畏天命”三个字,包括了一切信仰,信上帝、主宰、佛等。这些都是“畏天命”,从前社会等级分明,这种畏,用来维护社会稳定。

现代人虽然破除了迷信,但依然要有所敬畏,“天地有定律,四季有成规,万物有法则”,现在,自然、真理、规律就是我们需要敬畏的天命。

“畏大人”三个在这里字所说的大人并不是一定指官职有多高,对父母、长辈、有道德学问的人有所怕,才有成就。一个人再成功,总有他的父母、上级,让他敬畏,从而做事各自心中掂量再三,不轻举妄动。

扩展资料:

类似的名句还有:

1、孔子说:“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卫灵公》

翻译:孔子说:“君子庄重而不与人争执高下,合群而不拉帮结派。”

2、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卫灵公》

翻译:孔子说:“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遇到小事不能忍耐,就会扰乱了大事。”

3、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

翻译: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做事要勤快。” 更多孔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4、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

翻译:孔子说:“古时候的人言论不肯轻易出口,是因为他们认为单单说得出而自身做不到是可耻的。”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