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函数诱导公式有用吗?诱导公式都有哪些?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的作用和用法 所有的诱导公式

本文目录:

作用:可以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转化为锐角三角函数.
比如:sin390°=sin(360°+30°)=sin30°=1/2.
tan225°=tan(180°+45°)=tan45°=1.
cos150°=cos(90°+60°)=sin60°=√3/2.
规律:纵变横不变,正负看象限
54个诱导公式,若一个一个的去死背,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但如果记住并会用八个字:
“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有的叫“竖变横不变,符号看象限”】便可免除这一痛苦.
怎么理解这八个字?有以下要点:
❶ 诱导角:有0°,90°,180°,270°,360°五个,“奇变偶不变”就是针对这五个诱导角说的.
90°和270°是90°的1倍和3倍,因此属“奇”;0°,180°,360°是90°的0倍,2倍和4倍,因此
属“偶”.90°±α,270°±α,都要“变”;0°±α,180°±α,360°±α,都“不变”.变什么?
怎么变?变的是函数名称,方法是正余互变:正弦变余弦,余弦变正弦;正切变余切,余切变正切;正割变余割,余割变正割.【竖变横不变,则是指这些诱导角的终边所在的位置说的,90°
和270°的终边在y轴上,因此属“竖变”;0°,180°,360°的终边在x轴上,属“横不变”】
❷ 符号看象限:在使用诱导公式时,千万记住:无论诱导角后面的α有多大,都要把它看作“锐
角”,并由此决定用哪个象限的符号.如sin(90°+500°)=cos500°,诱导角是90°,因此sin变cos
把500°看作锐角,那么90°+500°就要看作是第二象限的角,在第二象限内,sin为正,故变成cos后仍取正号.再如tan(180°-425°)=-tan425°,这是因为诱导角是180°,属“偶不变”,425°
要看成锐角,那么180°-425°就是第二象限的角,在第二象象限内tan为负,故变化后前面要加负
号.
❸记住六个三角函数在四个象限里的符号.六个三角函数分为三组:①sin,csc;②cos,sec;③tan,cot;每一组内的两个函数无论在哪个象限,它们的符号总是相同的.然后按上面的顺序
记住: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❹ 明白了上面的规矩和道理,诱导角就可任意选择.比如你举的例子:sin(17π/2-α)=cosα
这是因为17(π/2)是90°的17倍,属“奇”,sin要变cos,17π/2-α就看成90°-α属第一象限,第
一象限的sin为正,故cos前面取正号.sin(18π/2-α)=sin(9π-α)=sinα,这是因为18(π/2)是90°的偶数倍,属“不变”,因此仍是sin,符号则取sin在第二象限的符号.
❺第❹所述是要很熟练时才能用,因为容易出错,比较稳妥还是把过大的角的三角函数先用360°±α变为小于360°的三角函数,然后再用诱导公式变为锐角三角函数较好.如你的例子:
sin(17π/2-α)=sin(8π+π/2-α)=sin(π/2-α)=cosα;
sin(18π/2-α)=sin(9π-α)=sin(8π+π-α)=sin(π-α)=sinα.
这里的诱导角都是8π,是2π的4倍,函数名称不变,符号都取第一象限的符号,因为π/2-α和
π-α都要看成锐角.

所有的诱导公式

常用的诱导公式有以下几组:
公式一:
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sin(2kπ+α)=sinα
cos(2kπ+α)=cosα
tan(2kπ+α)=tanα
cot(2kπ+α)=cotα
公式二:
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三:
任意角α与 -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α)=-sinα
cos(-α)=cosα
tan(-α)=-tanα
cot(-α)=-cotα
公式四:
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五:
利用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2π-α)=-sinα
cos(2π-α)=cosα
tan(2π-α)=-tanα
cot(2π-α)=-cotα
公式六:
π/2±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诱导公式记忆口诀
※规律总结※
上面这些诱导公式可以概括为:
对于k・π/2±α(k∈Z)的个三角函数值,
①当k是偶数时,得到α的同名函数值,即函数名不改变;
②当k是奇数时,得到α相应的余函数值,即sin→cos;cos→sin;tan→cot,cot→tan.
(奇变偶不变)
然后在前面加上把α看成锐角时原函数值的符号。
(符号看象限)
例如:
sin(2π-α)=sin(4・π/2-α),k=4为偶数,所以取sinα。
当α是锐角时,2π-α∈(270°,360°),sin(2π-α)<0,符号为“-”。
所以sin(2π-α)=-sinα
上述的记忆口诀是:
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公式右边的符号为把α视为锐角时,角k・360°+α(k∈Z),-α、180°±α,360°-α
所在象限的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可记忆
水平诱导名不变;符号看象限。
各种三角函数在四个象限的符号如何判断,也可以记住口诀“一全正;二正弦;三为切;四余弦”.
这十二字口诀的意思就是说:
第一象限内任何一个角的四种三角函数值都是“+”;
第二象限内只有正弦是“+”,其余全部是“-”;
第三象限内切函数是“+”,弦函数是“-”;
第四象限内只有余弦是“+”,其余全部是“-”.
上述记忆口诀,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

其他三角函数知识:

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
⒈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倒数关系:
tanα ・cotα=1
sinα ・cscα=1
cosα ・secα=1
商的关系:
sinα/cosα=tanα=secα/cscα
cosα/sinα=cotα=cscα/secα
平方关系:
sin^2(α)+cos^2(α)=1
1+tan^2(α)=sec^2(α)
1+cot^2(α)=csc^2(α)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六角形记忆法
六角形记忆法:(参看图片或参考资料链接)
构造以"上弦、中切、下割;左正、右余、中间1"的正六边形为模型。
(1)倒数关系:对角线上两个函数互为倒数;
(2)商数关系:六边形任意一顶点上的函数值等于与它相邻的两个顶点上函数值的乘积。
(主要是两条虚线两端的三角函数值的乘积)。由此,可得商数关系式。
(3)平方关系:在带有阴影线的三角形中,上面两个顶点上的三角函数值的平方和等于下面顶点上的三角函数值的平方。

两角和差公式
⒉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tanα+tanβ
tan(α+β)=――――――
1-tanα ・tanβ
tanα-tanβ
tan(α-β)=――――――
1+tanα ・tanβ

倍角公式
⒊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升幂缩角公式)
sin2α=2sinαcosα
cos2α=cos^2(α)-sin^2(α)=2cos^2(α)-1=1-2sin^2(α)
2tanα
tan2α=―――――
1-tan^2(α)

半角公式
⒋半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降幂扩角公式)
1-cosα
sin^2(α/2)=―――――
2
1+cosα
cos^2(α/2)=―――――
2
1-cosα
tan^2(α/2)=―――――
1+cosα

万能公式
⒌万能公式
2tan(α/2)
sinα=――――――
1+tan^2(α/2)
1-tan^2(α/2)
cosα=――――――
1+tan^2(α/2)
2tan(α/2)
tanα=――――――
1-tan^2(α/2)
万能公式推导
附推导:
sin2α=2sinαcosα=2sinαcosα/(cos^2(α)+sin^2(α))......
(因为cos^2(α)+sin^2(α)=1)
再把
分式上下同除cos^2(α),可得sin2α=tan2α/(1+tan^2(α))
然后用α/2代替α即可。
同理可推导余弦的万能公式。正切的万能公式可通过正弦比余弦得到。

三倍角公式
⒍三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sin3α=3sinα-4sin^3(α)
cos3α=4cos^3(α)-3cosα
3tanα-tan^3(α)
tan3α=――――――
1-3tan^2(α)

三倍角公式推导
附推导:
tan3α=sin3α/cos3α
=(sin2αcosα+cos2αsinα)/(cos2αcosα-sin2αsinα)
=(2sinαcos^2(α)+cos^2(α)sinα-sin^3(α))/(cos^3(α)-cosαsin^2(α)-2sin^2(α)cosα)
上下同除以cos^3(α),得:
tan3α=(3tanα-tan^3(α))/(1-3tan^2(α))
sin3α=sin(2α+α)=sin2αcosα+cos2αsinα
=2sinαcos^2(α)+(1-2sin^2(α))sinα
=2sinα-2sin^3(α)+sinα-2sin^2(α)
=3sinα-4sin^3(α)
cos3α=cos(2α+α)=cos2αcosα-sin2αsinα
=(2cos^2(α)-1)cosα-2cosαsin^2(α)
=2cos^3(α)-cosα+(2cosα-2cos^3(α))
=4cos^3(α)-3cosα

sin3α=3sinα-4sin^3(α)
cos3α=4cos^3(α)-3cosα
三倍角公式联想记忆
记忆方法:谐音、联想
正弦三倍角:3元 减 4元3角(欠债了(被减成负数),所以要“挣钱”(音似“正弦”))
余弦三倍角:4元3角 减 3元(减完之后还有“余”)
☆☆注意函数名,即正弦的三倍角都用正弦表示,余弦的三倍角都用余弦表示。

和差化积公式
⒎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公式
α+β α-β
sinα+sinβ=2sin―----・cos―---
2 2
α+β α-β
sinα-sinβ=2cos―----・sin―----
2 2
α+β α-β
cosα+cosβ=2cos―-----・cos―-----
2 2
α+β α-β
cosα-cosβ=-2sin―-----・sin―-----
2 2
积化和差公式
⒏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公式
sinα ・cosβ=0.5[sin(α+β)+sin(α-β)]
cosα ・sinβ=0.5[sin(α+β)-sin(α-β)]
cosα ・cosβ=0.5[cos(α+β)+cos(α-β)]
sinα ・sinβ=- 0.5[cos(α+β)-cos(α-β)]

和差化积公式推导
附推导:
首先,我们知道sin(a+b)=sinacosb+cosasinb,sin(a-b)=sinacosb-cosasinb
我们把两式相加就得到sin(a+b)+sin(a-b)=2sinacosb
所以,sina
cosb=(sin(a+b)+sin(a-b))/2
同理,若把两式相减,就得到cosasinb=(sin(a+b)-sin(a-b))/2
同样的,我们还知道cos(a+b)=cosa
cosb-sinasinb,cos(a-b)=cosacosb+sinasinb
所以,把两式相加,我们就可以得到cos(a+b)+cos(a-b)=2cosa
cosb
所以我们就得到,cosacosb=(cos(a+b)+cos(a-b))/2
同理,两式相减我们就得到sina
sinb=-(cos(a+b)-cos(a-b))/2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积化和差的四个公式:
sinacosb=(sin(a+b)+sin(a-b))/2
cosa
sinb=(sin(a+b)-sin(a-b))/2
cosacosb=(cos(a+b)+cos(a-b))/2
sina
sinb=-(cos(a+b)-cos(a-b))/2
好,有了积化和差的四个公式以后,我们只需一个变形,就可以得到和差化积的四个公式.
我们把上述四个公式中的a+b设为x,a-b设为y,那么a=(x+y)/2,b=(x-y)/2
把a,b分别用x,y表示就可以得到和差化积的四个公式:
sinx+siny=2sin((x+y)/2)cos((x-y)/2)
sinx-siny=2cos((x+y)/2)
sin((x-y)/2)
cosx+cosy=2cos((x+y)/2)cos((x-y)/2)
cosx-cosy=-2sin((x+y)/2)
sin((x-y)/2)

excel函数公式大全详解

excel函数公式大全详解

excel函数公式大全详解,在Excel表格中,我们常常会利用Excel公式来统计一些报表或数据等,这时就少不了要用到加、减、乘、除法,下面看看excel函数公式大全详解。

excel函数公式大全详解1

一、数字处理

1、取绝对值 =ABS(数字)

2、取整 =INT(数字)

3、四舍五入 =ROUND(数字,小数位数)

二、判断公式

1、把公式产生的错误值显示为空

公式:=IFERROR(A2/B2,"")

说明:如果是错误值则显示为空,否则正常显示。

2、IF多条件判断返回值

公式:=IF(AND(A2<500,B2=" 未到期"),"补款","")

说明:两个条件同时成立用AND,任一个成立用OR函数。

三、统计公式

1、统计两个表格重复的内容

公式:=COUNTIF(Sheet15!A:A,A2)

说明:如果返回值大于0说明在另一个表中存在,0则不存在。

2、统计不重复的总人数

公式:=SUMPRODUCT(1/COUNTIF(A2:A8,A2:A8))

说明:用COUNTIF统计出每人的出现次数,用1除的方式把出现次数变成分母,然后相加。

四、求和公式

1、隔列求和

公式:=SUMIF($A$2:$G$2,H$2,A3:G3) 或 =SUMPRODUCT((MOD(COLUMN(B3:G3),2)=0)*B3:G3)

说明:如果标题行没有规则用第2个公式。

2、单条件求和

公式:=SUMIF(A:A,E2,C:C)

说明:SUMIF函数的基本用法

3、多条件模糊求和

公式:=SUMIFS(C2:C7,A2:A7,A11&"*",B2:B7,B11)

说明:在sumifs中可以使用通配符*

5、多表相同位置求和

公式:=SUM(Sheet1:Sheet19!B2)

说明:在表中间删除或添加表后,公式结果会自动更新。

6、按日期和产品求和

公式:=SUMPRODUCT((MONTH($A$2:$A$25)=F$1)($B$2:$B$25=$E2)$C$2:$C$25)

说明:SUMPRODUCT可以完成多条件求和

五、查找与引用公式

1、单条件查找公式

公式:=VLOOKUP(B11,B3:F7,4,FALSE)

说明:查找是VLOOKUP最擅长的,基本用法

2、双向查找公式

公式:=INDEX(C3:H7,MATCH(B10,B3:B7,0),MATCH(C10,C2:H2,0))

说明:利用MATCH函数查找位置,用INDEX函数取值

3、查找最后一条符合条件的记录。

excel函数公式大全详解2

EXCEL函数公式引用那点事

说起Excel中的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是让很多刚刚接触Excel的朋友们非常头疼的一件事,但是,要深入学习Excel知识,这个问题还必须要充分的理解才可以。

因为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在很多操作中都会用到,比如说:条件格式、数据有效性、函数公式、高级图表甚至宏和VBA代码。

搞不清楚引用方式的话,这么多高大上的应用一切都免谈了。

公式中引用单元格或者区域时,引用的类型可分为以下三种:

相对引用:

当把公式复制到其它单元格中时,行或列的引用会改变。所谓行或列的引用会改变,即指代表行的数字和代表列的字母会根据实际的偏移量相应改变。

举一个例子:D5单元格输入公式=A1

(这里咱就不贴图了哈,可以自己打开Excel操作一下)当向下填充公式到D6、D7单元格的时候,公式会依次变成=A2、=A3。

如果向右填充公式到E5、F5单元格的时候,就会变成=B1、=C1……

这个相对引用其实就是朝三暮四随风倒,甘做墙头一棵草啊。

绝对引用:

当把公式复制到其它单元格中时,行和列的引用不会改变。

举一个例子:D5单元格输入公式=$A$1。

当向下填充公式的.时候,无论复制填充到哪个单元格,公式依然是=$A$1。

当向右填充公式的时候,无论复制填充到哪个单元格,公式还是=$A$1。

这个绝对引用就是海枯石烂心不变,一生一世到永远啊。

混合引用:

行或列中有一个是相对引用,另一个是绝对引用。

举一个例子:D5单元格输入公式=A$1。

注意这里和上面的例子中少了一个$符号,当向下填充公式到D6、D7单元格的时候,公式依然是=A$1。

如果向右填充公式到E5、F5单元格的时候,就会变成=B$1、=C$1……

你看这里,因为在行号前面加了一个$符号,行号就固定不变了,而列标前面没有加$符号,列标就会发生变化。这是不是说有钱哪儿都好办事儿呢?

混合引用还有一个用法:就是=$A1。

这里和上面的例子中差不多的模样,只是$符号跑到列标前面去了,当向下填充公式到D6、D7单元格的时候,公式就会变成=$A2、=$A3……

如果向右填充公式到E5、F5单元格的时候,公式依然是=$A1。

Excel实用技巧

双击单元格某边移动选定单元格

在工作表内移动选定单元格有一种快捷方法:将鼠标指针放置于选定单元格的一边,注意要选择与移动方向相关的一边,即要向下移动,就将鼠标指针放置于单元格的底部;如果要向右移动,就将鼠标指针放置于单元格的右边;

依此类推。这时鼠标指针变为白色箭头的形状,双击选择单元格的某边,鼠标指针将沿选定的方向移动到特定的单元格中。如果此方向相邻单元格为空白单元格,则将移动到连续最远的空白单元格中;如果此方向相邻单元格为非空白单元格,则将移动到连续最远的非空白单元格中。

双击单元格某边选取单元格区域

与上一技巧类似,如果在双击单元格边框的同时按下Shift键,根据此方向相邻单元格为空白单元格或非空白单元格选取从这个单元格到最远空白单元格或非空白单元格的区域。

快速选定不连续单元格

按下组合键,激活“添加选定”模式,此时工作表下方的状态栏中会显示出“添加到所选内容”字样,以后分别单击不连续的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即可选定,而不必按住Ctrl键不放。

巧变文本为数字

在工作中,发现一些通过文本文件或其它财务软件的数据导入Excel中后居然是以文本形式存在的(数字默认是右对齐,而文本是左对齐的),即使是重新设置单元格格式为数字也无济于事。有一个办法可以快速地将这些文件转变回数字:在空白的单元格中填入数字1,然后选中这个单元格,复制,然后再选中所要转换的范围,选择“选择性粘贴”中的“乘”,你就会发现它们都变为数字了。

根据条件选择单元格

按F5键,在打开的“定位”对话框中单击“定位条件”按钮,根据你要选中区域的类型,在“定位条件”对话框中选择需要选中的单元格类型(),例如“常量”、“公式”等,此时还可以复选“数字”、“文本”等项目,单击“确定”按钮后符合条件的所有单元格将被选中。

excel函数公式大全详解3

1、A1*B1=C1的Excel乘法公式

①首先,打开表格,在C1单元格中输入“=A1*B1”乘法公式。

②输入完毕以后,会发现在 C1 单元格中会显示“0”,当然了,因为现在还没有输入要相乘的数据嘛,自然会显示0了。

③现在在“A1”和“B1”单元格中输入需要相乘的数据来进行求积,如下图,分别在A1和B1单元格中输入10和50进行相乘,结果在C1中就会显示出来,等于“500”。

针对excel乘法函数公式是什么的问题,上面主要讲解了两个单元格相乘求积的方法,但是在平常工作中,可能会遇到更多数据相乘,下面主要说说多个单元格乘法公式运用,如:“A1B1C1*D1”=E1。

2、Excel中多个单元格相乘的乘法公式

①在E1单元格中输入乘法公式“=A1B1C1*D1”。

②然后依次在A1、B1、C1、D1中输入需要相乘的数据,结果就会显示在“E1”中啦!

看看图中的结果是否正确呀!其实,这个方法和上面的差不多,只不过是多了几道数字罢了。那么excel乘法函数公式是什么呢?

因为在工作中不止是乘法这么简单,偶尔也会有一些需要“加减乘除”一起运算的时候,那么当遇到这种混合运算的时候应当如何来实现呢?这里就要看大家小学的数学有没学好了。下面一起来做一道小学时的数学题吧!

3、Excel混合运算的乘法公式,5加10减3乘2除3等于多少?

提示:加=+,减=-,乘=*,除=/。

①首先,要了解这个公式怎么写,“5+10-32/3”这是错误的写法,正确写法应该是“(5+10-3)2/3”。

②好了,知道公式了,是不是应该马上来在Excel中的“F1”中输入“=(A1+B1-C1)*D1/E1”。

③然后依次在A1、B1、C1、D1、E1中输入需要运算的数据。

好了,上面的一些基本乘法公式就已经讲玩了,下面教大家个小技巧,在有多行需要计算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4、将公式复制到每行或每列

①首先用鼠标选中“F1”单元格,直到鼠标变成黑色的十字架的时候,左键按住不动往下拖。

②此时,从 F1 到下面的F2、F3、F4等等,都已经复制了“F1”中的公式,下次需要运算的时候,直接在前面输入数据,在F2、F3、F4等单元格中就会自动显示运算的结果了。

excel函数公式大全及使用方法

一、数字处理

1、取绝对值函数

公式:=ABS(数字)

2、取整函数

公式:=INT(数字)

3、四舍五入函数

公式:=ROUND(数字,小数位数)

二、判断公式

1、如果计算的结果值错误那么显示为空

公式:=IFERROR(数字/数字,)

说明:如果计算的结果错误则显示为空,否则正常显示。

2、IF语句的多条件判定及返回值

公式:IF(AND(单元格(逻辑运算符)数值,指定单元格=返回值1),返回值2,)

说明:所有条件同时成立时用AND,任一个成立用OR函数。

三、常用的统计公式

1、统计在两个表格中相同的内容

公式:B2=COUNTIF(数据源:位置,指定的,目标位置)

说明:如果返回值大于0说明在另一个表中存在,0则不存在。

如果,在此示例中所用到的公式为:B2=COUNTIF(Sheet15!A:A,A2)

2、统计不重复的总数据

公式:C2=SUMPRODUCT(1/COUNTIF(A2:A8,A2:A8))

说明:用COUNTIF函数统计出源数据中每人的出现次数,并用1除的方式把变成分数,最后再相加。

四、数据求和公式

1、隔列求和的应用

公式:H3=SUMIF($A$2:$G$2,H$2,A3:G3)或=SUMPRODUCT((MOD(COLUMN(B3:G3),2)=0)*B3:G3)

说明:如果在标题行中没有规则就可以用第2个公式

2、单条件应用之求和

公式:F2=SUMIF(A:A,C:C)

说明:这是SUMIF函数的最基础的用法

五、查找与引用公式

1、单条件查找

说明:VLOOKUP是excel中最常用的查找方式

六、字符串处理公式

1、多单元格字符串的合并

说明:Phonetic函数只能合并字符型数据,不能合并数值

2、截取结果3位之外的部分

说明:LEN计算总长度,LEFT从左边截总长度-3个

七、日期计算相关

1、日期间相隔的年、月、天数计算

A2是开始日期(2011-12-2),B2是结束日期(2013-6-11)。计算:

相差多少天的公式为:=datedif(A2,B2,d) 其结果:557

相差多少月的公式为: =datedif(A2,B2,m) 其结果:18

相差多少年的公式为: =datedif(A2,B2,Y) 其结果:1

不考虑年份相隔多少月的公式为:=datedif(A1,B1,Ym) 其结果:6

不考虑年份相隔多少天的公式为:=datedif(A1,B1,YD) 其结果:192

不考虑年份月份相隔多少天的公式为:=datedif(A1,B1,MD) 其结果:9

datedif函数第3个参数说明:

Y 时间段中的整年数。

M 时间段中的整月数。

D 时间段中的天数。

MD 日期中天数的差。忽略月和年。

YM 日期中月数的差。忽略日和年。

YD 日期中天数的差。忽略年。

扩展资料:

工程函数

BESSELI返回经过修改的贝塞尔函数IN(X)

BESSELJ 返回贝塞尔函数JN(X)

BESSELK返回经过修改的贝塞尔函数KN(X)

BESSELY返回贝塞尔函数YN(X)

XLFCTBIN2DEC、BIN2DEC 将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

BIN2HEX 将二进制数转换为十六进制数

BIN2OCT将二进制数转换为八进制数

COMPLEX 将实系数和虚系数转换为复数

CONVERT 将一种度量单位制中的数字转换为另一种度量单位制

DEC2BIN 将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

DEC2HEX 将十进制数转换为十六进制数

DEC2OCT 将十进制数转换为八进制数

DELTA 检测两个值是否相等

ERF 返回误差函数

ERFC 返回余误差函数

GESTEP 检测数字是否大于某个阈值

HEX2BIN 将十六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

HEX2DEC 将十六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

HEX2OCT 将十六进制数转换为八进制数

IMABS 返回复数的绝对值(模)

IMAGINARY 返回复数的虚系数

IMARGUMENT 返回参数THETA,一个以弧度表示的角

IMCONJUGATE 返回复数的共轭复数

IMCOS 返回复数的余弦

IMDIV 返回两个复数的商

IMEXP 返回复数的指数

IMLN 返回复数的自然对数

IMLOG10 返回复数的常用对数

IMLOG2 返回复数的以2为底数的对数

IMPOWER 返回复数的整数幂

IMPRODUCT 返回两个复数的乘积

IMREAL 返回复数的实系数

IMSIN 返回复数的正弦

IMSQRT 返回复数的平方根

IMSUB 返回两个复数的差

IMSUM 返回两个复数的和

OCT2BIN 将八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

OCT2DEC 将八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

OCT2HEX 将八进制数转换为十六进制数

参考资料:

- excel函数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