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哪里买宜兴紫砂壶?宜兴紫砂壶老一厂的壶正宗吗?

要去宜兴买些好的紫砂壶,请问具体要去哪里买 宜兴紫砂壶老一厂紫砂壶正宗吗?

本文目录:

宜兴丁蜀镇卖紫砂壶主要是以下地方:

1、宜兴紫砂工艺厂。也叫紫砂一厂,中高档紫砂壶,价格不菲。

2、丁山龙溪陶瓷市场。门店式散户经营,低档商品壶为主,极少数中档壶。

3、丁山华丰陶瓷市场。低档、中档商品壶,门店式散户经营。

4、丁山尹家村市场。中低档商品壶为主,最大的紫砂壶批发中心,家庭式集群经营。

5、丁山汤渡陶瓷市场。门店式散户经营,非壶类日用陶瓷比例较大。

6、中国陶都陶瓷商城。新汽车站对面,中低档商品壶为主,一天逛不完。

7、中国陶都陶瓷城室内。小型博物馆式集群经营,全室内工作室。

8、阳羡茗陶苑。一楼卖品部,价格不菲,中高档。

9、葛盛陶庄。陶都路,商品壶居多,价格相对较高。

10、宜兴市丁蜀镇十里陶林紫砂商行。无锡市宜兴市兴陶路831号附近。

紫砂壶介绍:

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其制作始于明朝正德年间,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宜兴丁蜀镇。

紫砂壶在拍卖市场行情看涨,是具有收藏价值的"古董",名家大师的作品往往一壶难求,正所谓"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

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宜兴丁蜀镇又名宜兴紫砂壶。据说紫砂壶的创始人是中国明朝的供春。

因为有了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紫砂壶才这样珍贵,令人回味无穷。更加上紫砂壶泡茶的好处、和茶禅一味的文化,这就又增加了紫砂高贵不俗的雅韵。

紫砂名匠:

1、徐双军

正高级工艺美术师,拥有“创作设计奇人”美誉的当代著名陶艺家。跟裴石民之徒谈玉芬学艺,并有幸受到蒋蓉大师的指点。

任宜兴市古龙窑紫砂陶瓷艺术厂总监、江苏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会员、丁蜀镇先进工作者、中国传媒大学美术传播研究所写生创作基地辅导员。

1962年生于陶都宜兴丁蜀镇前墅村,祖父是前墅龙窑窑场主。

1980年-1983年跟裴石民之徒谈玉芬学艺,并有幸受到蒋蓉大师的指点。

1983年-2015年创立工作室并进行紫砂创作设计,共带徒20多名。

2015年成立艺术馆,并接手宜兴市古龙窑紫砂陶瓷艺术厂。

在他的设计创作过程中,古朴为其所纳,新意亦为其所要,真是拟古而不泥古!其作品锐意创新,题材广泛广集诗词、书法、绘画、篆刻雕塑之所长,巧融自然、哲理、生活、情感之意境,令人赏心悦目,驻足良久而不忍离去。

技艺特色:雕塑与壶相结合,效法自然,创造了壶艺领域新天地,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个人艺术风格。从业三十余年来,所制作品众多,以其“奇、特、怪、新、精”而扬名于紫砂界,被各地收藏家青睐。

2、周淑媛

国家级工艺美术师,优秀青年陶艺家。母亲是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董亚芳。

获得五一巾帼标兵、优秀青年陶艺家荣誉,为中国收藏家协会紫砂艺术收藏委员会会员、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会员。

1989年出生于紫砂世家。从小酷爱紫砂艺术,研读诸多古陶名著。在紫砂陶的艺术创作中,有着特别的悟性与灵感,善于模仿历史名作,又融入现代新意的作品,深受好评。

外婆会制壶,母亲是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董亚芳,父亲深谙泥性、烧成工艺。

长辈、平辈中多人从事紫砂工艺行业。小时候坐在泥凳边看他们做壶的情景,一直在她脑海里,没有忘却。闻着茶香,捏着陶土,不知不觉中,她的生活就再也离不开紫砂壶了。

3、戴志华

工艺美术师,自幼受祖辈传统紫砂工艺的熏陶。从艺20年来,凭借刻苦、严谨的施艺风格,通过独立构思,精心制作,创制作品款式清朗俊秀,构思立意别具一格。

任宜兴陶瓷行业协会会员、宜兴山水画协会会员、宜兴青年陶艺家协会会员。

出生于陶艺世家,自幼受祖辈传统紫砂工艺的熏陶,耳濡目染。于1997年正式迈入紫砂领域。

从艺20年来,凭借刻苦、严谨的施艺风格,通过独立构思,精心制作,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并得到了师父高级工艺美术师马Z辉、高级工艺美术师蒋艺华等诸多实力派名家大师的悉心指导。

创制作品款式清朗俊秀,构思立意别具一格,善集众家之长,擅于将自身所思所想所感融入紫砂艺术之中,使作品更具巧思和文人气息,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览和业内评比中获奖,深受海内外紫砂爱好者和收藏家的喜爱与追捧。


宜兴紫砂壶老一厂紫砂壶正宗吗?

老一厂紫砂壶现在一般界定为1977―1997年原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生产的较高档的商品壶,当时多用于出口创汇,对于老一厂壶的真假可从下面几点辨识:
1、 泥料:黄龙山4号井的泥料;
2、 造型:多是前辈大师、名家定型定款;
3、 窑火:是用当年烧重油的隧道窑烧制,2002年因污染已经被打掉;
4、 做工:毕竟是当年的批量商品壶,不够细腻,且因为是一次烧制而口盖不够严密,但一次烧制也更有利于泡茶;
5、 款识:不管是早期中国宜兴款、荆溪款还是后期人名款,熟悉之后都有辨识技巧;
6、 刻绘:当时厂里由刻字车间各刻字小组统一刻绘,熟悉之后也可辨识。

市场上目前老一厂壶的仿品非常之多,大约有以下几种情况:
A、 所谓厂版壶:90年代中后期,老一厂管理已经混乱,很多工手除在厂里,晚上也在家做壶,其中好的1245可能都没问题,但窑火不是隧道窑烧制;
B、 所谓港商台商定制壶:1到6可能都会有出入,而且有些还臆造“老一厂徒工班”、“XXX大师督造”等;
C、 所谓钢模方圆标壶:底款虽用钢模打上方圆标,但并非老一厂出品;
D、所谓老一厂泥料壶:基本和老一厂的泥料无关;
E、 一些比较低劣的仿品。

正因为如此,正品老一厂紫砂壶一直以其“泥优型正窑火足,不可再生,不可复制”而一直被紫砂爱好者们追捧。

友情提示:老一厂紫砂壶,经过20多年的尘封,已经完全干透了,所以第一次开壶时,一定要先用温水洗干净,再浸泡一晚上,让壶吸水滋润,然后就可以正常泡茶了,头3-4次茶味茶香会被壶吸收而变淡,之后就好了,越养越润,如果第一次猛然用热水冲泡,偶尔也许会出现惊裂。。

请问老一厂的紫砂壶的"中国宜兴"款,是官款吗?是代表国家官方印章吗?是官窑吗?

玩紫砂不应带有商业目的,朋友你着相啦,至今没有任何权威机构和历史文献表明和支持紫砂有官窑的说法,即便拍卖会上对于中国宜兴款的一厂二厂紫砂拍卖介绍时也没有引用过官窑的概念,官窑一说是留给瓷器的。
“被人们称之为紫砂历史上唯一官窑”这个说法不知是哪里听来的,官窑:中国古代由朝廷直接控制的官办瓷窑,专烧宫廷、官府用瓷。撇开瓷的概念不说,官窑所烧之器是为了优先进贡统治阶级的,而且官窑制器应有其特别之处,如果和民间制品都一样的,那就无所谓官不官窑了。而73年用于紫砂的隧道窑,只是由于技术进步了,倒焰窑的弊端显现出来了,然后政府投资造了其中一条而已,隧道窑嘛,宜兴大概65年就开始建了,有很多的,并没什么特色之处,也无什么御用之说,所以这窑实当不起“官窑”之说,紫砂史上也无此说法,如果有人告诉你这样一个概念,那么他有可能只是为他的商业目的找个噱头。

然后说说“中国宜兴”这款。。。。。。由于文革期间不允许“个人主义”,壶都是一批一批按生产计划生产的,所以都用的相同的款“中国宜兴”,所以打这款的壶是非常非常非常多的,没什么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说。
总的来说,由于文革期间把师傅和学徒都拉一起做壶,而且文革的前三四年和文革之后三四年(79年也差不多在里面了)都是实行的计件取酬,所以工人为工资每天都会做个十几二十把的,赶数量嘛,质量也就一般了。只有文革中吃大锅饭,做多做少一个样,不用赶工,有的是时间,所以也出了不少好壶。所以,文革壶,量大,质是参差不齐,粗制滥造者有之,精美绝伦者亦有之,会否有大的涨幅还是得看壶本身的好坏,其他那些均是噱头,均是浮云。

请问70年代的老一厂紫砂壶,"中国宜兴"款底,制壶人算国家吗?当时的一等品都出口了,是不是代表国家制壶?

仅仅依靠“中国宜兴”的底款,是不能判定就一定是一厂壶,如果确实是七十年代的壶,那个时候的底款基本都是中国宜兴款,再早些时期的话,有可能是壶名款,基本没有人名款,太多的乡胚壶也是中国宜兴款,所以还要看盖款,六七十年代基本都是有名无姓的盖款,如果是铅字章款基本可以判定是八十年代,方框木章款可能在七十年代。底款开始打人名款是八十年代末期到九十年代才开始的。现在一厂壶比较热的原因是早期壶首先泥料过关,其次窑烧气氛好。至于工艺,其实和现在比还是有点不如。一厂当时是国营的,制壶人算是国家职工吧,从八零末,九十年代开始一厂壶就有仿品,水很深,价格也不是很高,因为毕竟绝大多数的壶都是作为商品壶生产的,真正够得上艺术品或收藏级别的很少,所以还是不要太过于在意价格什么的,最好找人上手看看。

大家都在看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