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书不如无书是什么意思?“尽信书”的含义是什么?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意思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什么意思

本文目录:

【解释】: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拼音】: jìn xìn shū bù rú wú shū

【出自】:语出《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

【翻译】:完全相信书,那还不如没有书。我对于《尚书》中《武成》这一篇,就只相信其中的两三页罢了。

【示例】:历史可信吗?我们只能说:大体可信。如果说完全不可信,那就成了虚无主义。但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古训, 还是有道理的。 孙犁《我的史部书》

扩展资料: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类靠书才能进步。但是“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不能迷信书本。

比如中国古代的赵括就是一个例子。他非常爱看书,在纸上谈打仗的时候头头是道。仿佛只要有他在,就一定能打胜仗。因此他受到了重用,他被调去坚守一个易功难守的平地。

他认为在平地上太容易被攻下来了,就带着军队跑到了一旁的一座山上,等着敌人过来。可是这山上没有水,还很难快速的跑到山下的阵地。赵括可没管这些,他只信书上的。果然,他的军队被包围了,因为没有水,很快就败下来了。

伯乐也曾让他的儿子拿着《马经》去找好马,经过了一年多的时间,都没有找到与《马经》上说的一样的马。有一次,他出门时遇见了一只大蛤蟆,发现和《马经》上说的马大致相同,回去后告诉伯乐。伯乐说:“这是蛤蟆!”从此他再也不迷信书本了。

参考资料来源:-尽信书,不如无书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什么意思

早我们就被告诫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那意思是说我们要对所看的书持怀疑的态度,如此才能获得真知。但却没听说过:尽信师,则不如无师。
事实上今天的我们,在学生时期更多的花时间在网络上或者做别的事情,看书的人变少了,看的书也变少了。更多的知识要从老师那获得。但老师的知识就一定是对的吗?
我个人感触最深的是,我们高中一语文老师在班上说,1936年鲁迅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但当年鲁迅就逝世了,结果那一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空缺。老师还说什么这足见鲁迅的地位有多高。后来只要跟朋友聊到关于诺贝尔奖的时候我就把老师的这段说辞搬出来,还颇为得意。可后来偶然间看到本百年诺贝尔文学奖介绍的书,才知道1936年是有得主的。
更离谱的是这老师还说什么秦始皇的墓至今还没找到,没准早就淹没在黄河河床下面了。那后来我了解到,实际的情况是,秦始皇的墓早就发现了,只是主墓没有挖掘而已。
到了大学,某老师说到张恨水,提到“恨水”这名的来历说是为了跟鸳鸯蝴蝶派相称才取了个这么“鸳鸯蝴蝶派”的笔名。而事实上只要随便检索下相关资料就该知道,恨水是出自后主李煜《相见欢》“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而关于他的出生地,老师选用的是江西南昌,虽然他也提到了另一种观点是出生在广信,即今天的江西上饶地区。但只要对他的文学传记《我的写作生涯》稍有了解就该知道答案是后者。
还记得同是这位老师,在课上还说过大公报的吴鼎昌和萧乾的交往,说关系咋样咋样。而事实是根据《萧乾回忆录》所写,萧乾与吴鼎昌只有一面之缘。
又某次在听一书法选修课,老师正好提到乾隆的“三希堂”,介绍了三希是:晋.王羲之《兰亭序帖》,王献之《中秋帖》、王《伯远帖》。很巧的是同一时期我看的一本书说的也是这个答案,遂对此答案深信不疑。又是一个偶然,从别的途径了解到事实上三希是指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伯远帖》。
大多时候老师喜欢说些逸闻趣事,且多是文史方面的。一方面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可以增进学生的知识。我因为上过当,所以对老师提到的东西总是半信半疑。事实上也发现怀疑是很有必要的。
意思就是: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书本,不能完全相信它,应当辨证地去看问题。完全相信书中的话语不如不去看它。

举两个事例论证:比如,布鲁诺之前的教会典籍上说星星是上帝钉在天空上的金色的钉子,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可是布鲁诺经过多方面的思考和研究,提出了异议。虽然他因此而被送上了火刑架,但是历史证明他是正确的。

再比如,三国时期,诸葛亮派马谡镇守街亭。马谡记得兵书上说“凭高视下,势如破竹”,于是把营寨扎在了山顶,被魏军断了水源,全军溃败,使诸葛亮出祁山的计划全盘落空,自己也落得身首异处。这个就叫做书呆子,把书中的话当成是圣旨,和实际脱节。这样读书,不如不读。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完全相信《尚书》,那还不如没有《尚书》,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出处:《孟子》的《尽心章句下》。

作品原文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原文翻译

孟子说:完全相信《尚书》,那还不如没有《尚书》。我对于《武成》这一篇书,就只相信其中的二三页罢了。

仁人在天下没有敌人,以周武王这样极为仁道的人去讨伐商纣这样极不仁道的人,怎么会血流漂杵呢?

扩展资料: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这是精辟透脱的读书法,要求读者善于独立思考问题。

古往今来,人们关于书已不知有过多少礼赞。的确,书是我们人类拥有专利的恩物,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他们崇拜的神圣对象。

但是,如果我们完全信书,唯书本是从,轻则使个人成为书呆子,重则形成所谓“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和“唯书”的作 风,误人子弟,贻害无穷。

今天,我们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说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似乎也已经是浅显而容易明白的启发了。

可是在孟子的时代,这恐怕还是空谷足音吧。其实还用不着推得那么远,只需要想想那些“唯书”、“唯上”的时代,孟子这话也不是随随便便可以引用的。

参考资料:---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理解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意思是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书本,不能完全相信它,应当辨证地去看问题。

其中蕴含的道理是任何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都要进行思考和辨别,不能都听前人的或者别人的观点。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

出自《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节》: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释义:孟子说:“完全相信《尚书》,那还不如没有《尚书》。我对于《武成》这一篇书,就只相信其中的二三页罢了。仁人在天下没有敌人,以周武王这样极为仁道的人去讨伐商纣这样极不仁道的人,怎么会血流漂杵呢?”

《尚书》是儒家的经典之作,四书五经之一,尤其在春秋战国时代,那可是非常有权威性的,属于顶尖一级的著作。可是就这样,孟子都能保持独立思考,敢于怀疑,这种精神实在难能可贵,也体现出圣贤人物做学问的严谨精神和大师风范。

扩展资料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事例

1、在天文学界,“地心说”统治了长达一千多年,天文学家哥白尼经过长期天文观测和研究,创立了更为科学的宇宙结构体系――日心说,从此否定了“地心说”。

2、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速度的快慢是不一样的,1700多年以来,人们一直把这个违背自然规律的学说当成不可怀疑的真理。伽利略根据自己的经验推理,大胆地对亚里士多德学说提出了疑问,并亲自在比萨斜塔做了实验,证明了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重量是没有关系的,揭开了落体运动的秘密。

3、在地质学界,“中国不存在第四纪冰川”曾经是个定论,中国地质学家李四光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这个错误的推论,并大胆提出了中国存在第四纪冰川的看法,经过十几年的考察、研究,证实了这一事实,并第一次得到了外国科学家的承认。

4、赵括纸上谈兵的典故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傲,自以为天下无敌。

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罢、如果用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

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附近)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

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大家都在看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