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的常见类型有哪些?如何判断宝宝的动作是脑瘫还是正常现象?

脑性瘫痪有哪些常见的类型 怎么去区分宝宝的一些动作是不是脑瘫或者正常现象呢?

本文目录:

小儿脑性瘫痪又称小儿大脑性瘫痪,俗称脑瘫。是指从出生后一个月内脑发育尚未成熟阶段,由于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以姿势各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障碍综合征,病变部位在脑,累及四肢,常伴有智力缺陷、癫痫、行为异常、精神障碍及视、听觉、语言障碍等症状。
临床表现
患儿突然僵硬:在某些体位,如在仰卧位时给孩子穿衣,屈曲他的身体或拥抱他时感到困难。松软:婴儿的头颈松软抬不起头来。将他悬空抱时,他的四肢下垂。婴儿很少活动。发育迟缓:学会抬头、坐和运用双手却迟于同龄孩子,可能用身体某一部分多于另一部分,如:有些患儿常用一只手而不用双手。进食差:吸和吞咽差。舌头常将奶和食物推出。闭嘴困难。异常行为:可能好哭、易激怒、睡眠差,或者非常安静,睡得太多,或者3个月时还不会笑。
1.早期症状
(1)新生儿或3月婴儿易惊、啼哭不止、厌乳和睡眠困难。
(2)早期喂养、进食咀嚼、饮水、吞咽困难,以及有流涎、呼吸障碍。
(3)感觉阈值低,表现为对噪声或体位改变易惊,拥抱反射增强伴哭闹。
(4)生后不久的正常婴儿,因踏步反射影响,当直立时可见两脚交互迈步动作。3月龄时虽然可一度消退,但到了3个月仍无站立表示或迈步者,既要怀疑小儿脑瘫。
(5)过“百天”的婴儿尚不能抬头,4~5月挺腰时头仍摇摆不定。
(6)握拳:一般生后3月内婴儿可握拳不张开,如4个月仍有拇指内收,手不张开应怀疑小儿脑瘫。
(7)正常婴儿应在3~5月时看见物体会伸手抓,若5月后还不能者疑为小儿脑瘫。
(8)一般生后4~6周会笑,以后认人。痉挛型小儿脑瘫患儿表情淡漠,手足徐动型常呈愁眉苦脸的样子。
(9)肌肉松软不能翻身,动作徐缓。触摸小儿大腿内侧,或让小儿脚着床或上下跳动时,出现下肢伸展交叉。
(10)僵硬,尤其在穿衣时,上肢难穿进袖口;换尿布清洗时,大腿不易外展;擦手掌时,以及洗澡时出现四肢僵硬。婴儿不喜欢洗澡。
(11)过早发育:小儿脑瘫患儿可出现过早翻身,但是一种突然的反射性翻身,全身翻身如滚木样,而不是有意识的节段性翻身。痉挛性双瘫的婴儿,坐稳前可出现双下肢僵硬,像芭蕾舞演员那样的足尖站立。
2.主要症状
(1)运动障碍 运动自我控制能力差,严重的则双手不会抓东西,双脚不会行走,有的甚至不会翻身,不会坐起,不会站立,不会正常的咀嚼和吞咽。
(2)姿势障碍 各种姿势异常,姿势的稳定性差,3个月仍不能头部坚直,习惯于偏向一侧,或者左右前后摇晃。孩子不喜欢洗澡,洗手时不易将拳头掰开。
(3)智力障碍 智力正常的孩子约占1/4,智力轻度、中度不足的约占1/2,重度智力不足的约占1/4。
(4)语言障碍 语言表达困难,发音不清或口吃。
(5)视听觉障碍 以内斜视及对声音的节奏辨别困难最为多见。
(6)生长发育障碍 矮小。
(7)牙齿发育障碍 质地疏松、易折。口面功能障碍,脸部肌肉和舌部肌肉有时痉挛或不协调收缩,咀嚼和吞咽困难,口腔闭合困难以及流口水。
(8)情绪和行为障碍 固执、任性、易怒、孤僻,情绪波动大,有时出现强迫、自伤、侵袭行为。
(9)有39%~50%的脑瘫儿童由于大脑内的固定病灶而诱发癫痫,尤其是智力重度低下的孩子。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建议到正规的专科医院就诊。

怎么去区分宝宝的一些动作是不是脑瘫或者正常现象呢?

小儿脑瘫早期的症状主要表现是姿势运动的异常,以及不明原因哭闹、易呛奶、喂养困难、易激惹、难入睡等,最为明显的特征是运动发育落后,还有的会伴有感觉迟钝、智力低下、性格怪异、行为异常等症状。因此家长发现宝宝常有怪异的姿势,应警惕脑瘫。宝宝这些怪异的姿势可以自发地出现,也可在变换体位或紧张时出现。

尤其是当宝宝有以下这些怪异姿势时,家长要警惕孩子脑瘫的风险

1、足尖着地:一半是足尖着地,脚跟不着地,总是足尖向内翻,下肢肌张力高。

2、剪刀步、马蹄内翻足:走路呈剪刀步,其关节弯曲,不能像正常孩子行走;马蹄内翻足特点是足的前半部内收、内翻,跟骨内翻跖屈、跟腱挛缩呈马蹄畸形。

3、喂养困难:宝宝会有吞咽困难、吸吮无力,口腔闭合不佳等症状表现,舌头常将奶和食物推出。

4、踮脚尖、不能自主下蹲:走路会踮起脚,用脚尖走,不能独立自己蹲下或站立,必须靠人搀扶,会走但是停不稳,不能自理,孩子有肌张力增高、肌力弱、平衡力差等情况。

5、角弓反张:角弓反张姿势,头、颈、躯干均出现过度伸展、四肢肌张力增高、头背屈等,形似弓状。

6、单侧手垂腕畸形:单侧手畸形,跟正常人不一样,不能拿东西,也不能用力,伸指头比较困难,拇指内扣。

7、舞蹈样手足徐动:宝宝表现为不自主的动作,其运动常以舞蹈的形式或扭动的形式,不间断的出现。

8、醉汉步态(即共济失调步态):不能保持一个固定的姿势,当站立时为维持站立姿势,必须不停地进行调节。

9、W坐姿:两膝过度屈曲,但小腿分的很开,臀部坐落在屈曲、内旋的两小腿之间。

通过上述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脑瘫的早期表现缺乏特异性,家长往往没有及时发现,多数在孩子超过1岁后仍不能站立行走才前往医院就诊,给预后治疗带来许多困难,因此早期诊断极为重要,同时加强围产期保健,对于高危因素的新生儿要定期随访,及早发现异常情况,及早干预,同时在治疗过程的不同阶段也需要选择相应的手术干预和心理干预治疗。

脑瘫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

脑瘫主要临床表现有以下几点:
1.运动障碍:
脑瘫儿童的运动能力低于同龄的正常孩子,运动自我控制能力差。障碍程度轻的只是手、脚动作稍显得不灵活或者笨拙,严重的则双手不会抓东西,双脚不会行走,有的甚至不会翻身,不会坐起,不会站立,不会正常的咀嚼和吞咽。
2.姿势障碍:
脑瘫儿童身体的各种姿势异常,姿势的稳定性差,在运动时或静止时姿势别扭,左右两侧不对称,有些严重的病例头部不能像正常的孩子那样处于竖直正中位置,而是习惯于偏向一侧,或者左右前后摇晃。
3.智力障碍:
在所有的脑瘫儿童中,智力正常的孩子约占1/4,智力轻度、中度不足的约占1/2,重度智力不足的约占1/4。
4.语言障碍:
大多数脑瘫儿童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有的表现为语言表达困难或构语困难,有的表现为发音不清或口吃,有的还表现为失语症,即能理解别人的语言,但自己无法讲话,这种情况尤其以手足徐动型的脑瘫占比例为大。
5.视、听觉障碍:
不少脑瘫儿童伴有近视或斜视,其中以内斜视为多见。听力减退以手足徐动型的脑瘫较为多见。脑瘫儿童往往对声音的节奏辨别存在困难。
6.生长发育障碍:
一部分轻型脑瘫儿童生长发育可以基本或接近正常,但大部分的脑瘫儿童都比同龄的正常孩子个子长得矮小,生长发育显得落后。
7.牙齿发育障碍:
脑瘫儿童牙齿多数发育不良,牙齿质地疏松、易折、易蛀,各种牙病的发生率较正常孩子为高。
8.口、面功能障碍:
一部分脑瘫儿童脸部肌肉和舌部肌肉均出现明显痉挛或不协调收缩,从而导致孩子咀嚼和吞咽困难,口腔闭合困难以及流口水。
9.情绪和行为障碍:
不少脑瘫儿童特别是手足徐动型和孩子性格比较固执、任性,情绪波动变化大,善感易受怒,有的甚至孤僻,不合群。异常行为表现为(1)强迫行为:自己强制自己做某一动作。(2)自伤行为:自己打自己或用头不停的撞墙。(3)侵袭行为:殴打他人,但较少见。
以上是对脑瘫临床症状的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脑瘫教案怎么写?我想帮助脑瘫儿童做康复训练可是教案不会写,怎么可以写的详细一些?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计划包括如下内容:
一、儿童脑瘫的头经常是偏向一侧,家长护理不论是躺、抱、坐或站立时,应经常注意使其头部位
于正中线,尤其是躺卧时头部两侧垫沙袋或柔软的物体支撑。若有后抑或前倾,家长在孩子身后用两手自头顶垂直按压,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计划有利于正常模式的形
成。有的母亲带孩子夜间吃奶入睡总喜欢在一侧,影响孩子头部中位的保持。
二、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计划包括头部控制的训练:婴幼儿发育期学
会抬头是学会其它活动的主要前提。小儿脑瘫康复训练时可扶住患儿头部两侧,使头部能稳定地保持在直立的状态。头部习惯保持正确的姿势时,可使患儿躯干前
倾,两侧倾斜,让他学会头部的控制,保持头部稳定起到良好的小儿脑瘫康复训练效果。
三、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计划包括上肢康复训练,上肢多保留一定的功能,家长应经常让病儿手抓住物体,继而抓捏和玩耍。这些训练有利于手的功能发育,同时也促进智力发展。进一步开展精细动作的训练,就是眼,手协调协动作。
四、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计划包括躯干和下肢控制的康复训练,爬,站,翻,坐,走是幼儿正常发育的各个阶段,学习和掌握各项小儿脑瘫康复训练方法。训练翻身时,先叫患儿全身放松,以臀部为支点,一侧肢体抬离床面。

大家都在看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