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族的起源是什么?土族历史中有哪些重要的祖先?

土族的由来 土族历史及祖先的起源

本文目录:

土族起源于蒙古人,土族人自称为“蒙古尔”(蒙古人)或者“察罕蒙古尔”(白蒙古),这个自称反映出土族族源和蒙古族的渊源关系。

土族是生活在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由于人数比较少,大众对这个民族了解得并不多。那么土族的由来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

详细内容
  • 01

在互助县土族中,广泛流传着祖先来自蒙古人的传说:成吉思汗手下大将格日利特率部留驻索卜滩(今互助县境内)。其部属留驻下来之后,和当地霍尔人通婚,逐渐繁衍而成土族。

  • 02

这个传说在清代藏文文献《佑宁寺志》中有详细记载:在13世纪初,“成吉思汗之部将格日利特率领其部属到此,现今的霍尔人是为这些人的后裔。”

  • 03

在1604年,佑宁寺落成的时候,格日利特被追封为“尼达”(地方保护神),他的铜像被供奉在佑宁寺,土族长期以来把格日利特当作本民族的祖先。

  • 04

汉文史籍也有成吉思汗的部下蒙古军曾到过西宁一带的记载。《元史・太祖本纪》有“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三月破洮河、西宁二州”的记载。互助县时属西宁州治,距西宁仅四十五公里。

  • 05

土族来源于一部分蒙古人,从语言方面也可以得到佐证。土族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词汇和蒙古语喀喇沁方言很相似。

土族历史及祖先的起源

族名 “土家”在当地汉语中是本地人的意思。土家族人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

截止2006年人口为802万人。主要分布在湖南省西北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省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宜昌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以及四川省石柱、秀山、酉阳、黔江等县,与汉、苗等族杂居。土家族织锦以其色彩、斑斓、织工精巧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

【历史由来】
土家族的先民与古代巴人有直接的渊源关系。但其来源,目前说法不一,一说为古代从贵州迁入湘西的鸟蛮的一部;另说是唐末至五代初年(910年前后)从江西迁居湘西的百艺工匠的后裔。史籍中将湘鄂西一带土家族称为“土人”、“土民”等,清末地方志中开始用“土家”名称。

历史上封建领主经济从五代(907~979年)起就有一定发展,直至清朝雍正(1723~1735)年间“改土归流”时,逐渐过渡到地主经济。新中国成立前社会经济处于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了社会改革,与苗族联合建立了2个自治州。

2 0 0 0多年前,他们定居于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带,与其他少数民族一起,被称为“武陵蛮”或“五溪蛮”。宋代以后,土家族单独被称为“土丁”、“土民”等。新中国成立以后,根据土家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土家族。

【语言文字】
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未定。大多数人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很早就开始使用汉语、汉文,只有湖南的永顺、龙山、古丈等聚居地区,还完整地保留着土家语。本民族无文字,通用汉文。

【服饰】
土家族女装为短衣大袖,左袄开襟,滚镶2~3层花边,镶边筒裤;男装为对襟短衫。“过赶年”,即提前l~2天过年,是其重要节日。土家族男子穿琵琶襟上衣,缠青丝头帕。妇女着左襟大褂,滚两三道花边,衣袖比较宽大,下着镶边筒裤或八幅罗裙,喜欢佩戴各种金、银、玉质饰物。

【民居】
土家族爱群居,爱住吊脚木楼。建房都是一村村,一寨寨的,很少单家独户。所建房屋多为木结构,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悬空,木栏扶手,走马转角,古香古色。一般居家都有小庭院,院前有篱笆,院后有竹林,青石板铺路,刨木板装壁,松明照亮,一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宁静生活。

【习俗】
男女多经对歌相爱结婚。有“哭嫁习惯”习惯。女子在出嫁前7-20天开始哭,哭嫁歌有“女哭娘”、“姐哭妹”、“骂媒人”等。开始是轻歌唱,越接近嫁期越悲伤。直到哭的口干舌噪,两眼红肿。他们把是否善于哭嫁作为衡量女子才德的标准。

土司制度前,土家族实行火葬。土司制度时期至今实行土葬,葬礼由土老司主持操办,土老司祭祀亡人时,将天窗口的纺车倒纺三下,念经送亡人过天桥上天廷。然后假扮亡人,围绕“哈哈台”转圈出门,死者子女跟随土老司哭丧,土老司唱丧歌,吹牛角,顿时火炮连天,哭唱哀鸣,极为悲痛,历时几天几夜。然后将装好遗体的棺木抬上山埋葬。改土归流至民国时期,土家族丧葬由道士主持,停尸三、五、七日后,由道士根据主人家境做不同等级的道场,有“小十王”、“大十王”、“隔夜素堂”、“一竖桅”、“二竖桅”、“七竖桅”等名称。一般道场都履行下柳床、开路、荐亡、交牲、上熟、散花辞解、解灯、打烧棺、辞灵、扫堂等具体操作程序。死者亲属披麻戴孝,跟随道士行丧礼,还请人唱孝歌,以哀吊亡人。新中国成立后,土老司、道士停止活动,以开追悼会唱丧歌代替道场。

土族的由来

土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没有系统的文字记载,族源问题至今尚无定论,归纳学术界的说法,大致有蒙古人说、吐谷浑说、蒙古人与霍儿人融合说、阴山白鞑靼说、沙陀突厥说、多源混合说等。

但多数学者支持吐谷浑说,吐谷浑原为辽东鲜卑慕容氏部落首领之子,公元三世纪末,因部落内部矛盾,吐谷浑率部众西迁到今甘肃南部和青海东部地区,过着逐水草放牧的生活,并建立了吐谷浑国。

663年,吐谷浑国被吐蕃所并,有一部分人仍留在青海东部,成为土族先民。在其长期的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土族融合了蒙古族、藏族、羌族和汉族的血缘。
土族是中国人口比较少的民族之一,土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国家在1979年为土族人民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以汉语拼音字母为字母形式的土语文字。

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青海的民和、大通两县和甘肃的天祝藏族自治县也比较集中,其余的则散居在青海的乐都、门源、都兰、乌兰、贵德、共和、西宁和甘肃的卓尼、永登、肃南等地。

土族人来源于哪里?

说到土族很多人都表示没有听说过,土族是中国人口比较少的民族之一,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还有就是青海的民和和大通两个县城等周边地区,其余的土族人则散居在青海的乐都汇、门源泉、都兰州、乌兰巴托、贵德阳、共和县、南西宁、甘肃的卓尼、永登、甘肃南等地区。土族的语言属于蒙古语,不过到了现在我们国家已经为土族人民创造了适应他们的土语文字和语言,以此来让土族人也能和其他人进行语言交流。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他们为啥要散居,我也不知道为啥他们的语言到底是啥样子。

我们来说说土族人,他们现在主要分布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以及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还有就是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等地区,然后就是临夏回族自治州等地区,反正地名我说不出来,可见土族人分布很广,根据数据显示其中青海省境内的土族约占全国土族总人口的85%,这个土族人分布也是真的够分散的。

说到土族的来源那就有话可说了,土族与蒙古族有着密切关系。在土族中广泛流传着祖先是来自蒙古的人,具体是不是真的我也不知道,据说是当时成吉思汗的下属将士格日利特率领过部队留驻现在互助县一带地区,一本书上说过这件事,在那之后便与当地的人结婚了,然后这件事逐渐繁衍而成土族的传说。土族人说过去人们都把格日利特当作他们民族的祖先来崇拜,这也真的让我奇怪了,拿他当做祖先崇拜干嘛啊。

大家都在看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