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旨前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是为什么?“奉天承运”八字圣旨的来源和典故是什么?

圣旨前为什么要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奉天承运”打头的八字圣旨口头禅,来源为何,有啥典故?

本文目录: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是一个格式化的开头,传说始于朱元璋明太祖,在秦始皇,创立秦朝,春秦始皇定名为皇帝,自称为朕,命为制,令为诏,在玉玺上也刻有受命于天,即寿永昌,皇帝诏曰,最早始于秦朝,后在历代王朝不断被完善,建立起一套完备的皇帝制度。在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奉天殿,君子受命于天,也为天子。

圣旨中也因为内容不同,会有不同的措辞,主要有,诏曰,制曰,敕曰,三种,一般使用丰天承运,皇帝诏曰就是要召告天下,有重要事情宣布于天下成名,另外一种就是在加官进爵时会给官员一告诫,要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不要傲娇自满,恃宠而骄。还有一种就是在表示皇恩浩荡时也会用到。

在中国古代封建皇帝诏书中的套语,其实,在,每个朝代所指的也不相同,秦朝奉天是说,奉天命,承运是承五德的运行,五德乃是金,木,水,火,土五德的运行。在唐朝,昊天有命,皇帝受之。元朝时用的诏书使用上天眷命皇帝圣旨。

在明朝时奉天承运,这一词真正用于皇帝诏书之上。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也就此正式成为皇帝圣旨上的一句套语。在清朝时,清承明制,多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将这一套语运用到了极致。

”奉天承运”打头的八字圣旨口头禅,来源为何,有啥典故?

我们常在影视剧中看到太监端着圣旨念:“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一个情节里有这两处错误,一处是这句开场白是明清两朝才用的,一处是断句错误,应该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句话的源头,要追溯到战国时期的阴阳家理论,并被秦始皇运用,唐朝时进入皇帝即位册书中,最终在明朝被定为圣旨的开头。

01.战国邹衍:五德始终说

在孟子活动时期,有一个“全民偶像”,迷倒万千国民,天下诸国国公,无不是他的迷弟,争着要为他生猴子。这个超人气idol,就是阴阳家的代表邹衍。邹衍认为自己发现了王朝更迭的规律,即按照土木金火水五德的顺序周而复始,不停循环,所以舜夏商周四朝就分别对应土德木德金德火德,而下一王朝对应的就是水德。他的这套理论把七国诸侯给唬得一愣一愣地,都深信不疑,争着抢他来自己宫殿开讲座。

秦始皇建立秦朝之后, 也是根据邹衍的五德始终说确立了秦朝的代表色黑色,以此对应秦朝代表的水德,强调秦朝承“水德“之”运“,通过这种方式确立自己政权的神圣性。即使秦二世而亡, 此后任何一个封建王朝依旧受到这个学说的影响,这是”奉天承运“的滥觞。

02.唐朝册文:天命所归

唐朝在新皇即位或者下诏让皇太子监国时(实际上算半个登基),都会颁发册文,强调这个皇帝是天命所归,是上天认定的天子,是“奉行天命“”承接国运“的正确人选。唐德宗李适即位的时候,所下册文里面有:“昊天有命,皇王受之。”唐顺宗李诵的册文则有:“朕纂承天序”,很明显,在唐朝时,“奉天承运”的真正雏形已经出现。

但我要说明的是,关于上面提及的两句除了百科之外没有找到具体出处, 但是汉武帝 《封齐王策》里有:“朕承天序“语,与顺宗的”纂承天序“意思一样,所以资料应该是正确的。

03.明清两代:奉天承运皇帝

朱元璋登基之后,为确立明朝的正统地位而努力,他手下的文臣翻找文献一路找到了秦朝,找到了秦始皇的“水德“,找到了邹衍的五德始终说。于是在与此后各种君权神授理论进行杂糅之后,朱元璋终于得到了自己满意的名号,”奉天承运皇帝“,无论下发什么圣旨,都要加上这个称号,以此强调他统治的神圣性,增加政权的神秘性。 从此,”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或制曰)“就成了圣旨的固定开头。

清朝直接就照搬了明朝的君权神授理论,皇帝也跟着称“奉天承运皇帝“,由于大清亡了才一百来年,所以我们就记住了这个固定句。而一些古装剧的编剧偷懒,不认真考据,生搬硬套,随便使用,误导观众,真是不应该。

圣旨前为什么要加“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八个字?

其实这句话应该这样断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帝富有四海,被尊称为天子,上天的儿子,皇帝是奉上天的旨意下来解救黎明百姓,带领黎明百姓生活的更好,所以皇帝的旨意就代表天的旨意,这就是“奉天”。这句话主要是为了强调皇帝统治百姓的合法性,上代表苍天,下统治黎民百姓。

这句话最早可以追溯到秦始皇时期,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觉得自己的功绩是跨天地的,前无古今后无来者,仅仅一个王不能满足自己的功绩,就封自己的名号为皇帝,自称为“朕”,自己的命令就是“诏”,秦始皇还在自己的玉玺上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来代表自己统治权威的合法性,表示并不是自己要统治你们的,而是上天要我来统治你们的。

所以“皇帝”和“诏”最早是秦始皇时期就开始使用了,而“诏曰”这两个字最早是从汉朝开始的,之后一直被帝王沿用了下来,“奉天承运”这四个字最早是从明朝开始的,也就是说明朝以前最多都是“诏”“诏曰”或者“皇帝诏曰”,从明朝之后才有“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这四个字源于朱元璋,朱元璋在南京登基之后,在南京建立了富丽堂皇的宫殿,还建立了一个朝会大殿,名为“奉天殿”,后来朱棣和自己的侄子朱允山行决战,朱允烧桨埽朱棣登基,朱棣就把京城迁到了北京,也在北京仿照南京建立了富丽堂皇的宫殿,其中就包括“奉天殿”,也保留了“奉天承运”的叫法。

古代宣读圣旨前,为何要有“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八个字?

这八个字是为了表明皇帝的圣旨是上天准许的,是皇帝亲口说的,接圣旨的人必须得恭恭敬敬,接受天命和皇帝的旨意,不得有异议。

大家都在看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