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朝是哪个朝代?宋朝的武举制度如何?

武朝是哪个朝代 宋朝的武举制度是怎样的

本文目录:

北宋末年 水泊梁山的年代金辽外患 末宋重文轻武 诗才成风 高俅诛杀宋江一干人等后 北宋为辽所灭 后秦相怒其体制 男子无血性 唤作武朝 以正名 由于史书不载鲜有人知

宋朝的武举制度是怎样的

宋代武举概况

公元960年,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宋朝。到太宗时期,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但这种统一局面仅限于中原地区。其时,与宋朝分庭抗礼的还有辽、西夏、金三个政权。11世纪,北宋为金所灭,宋室南迁,在秦岭――淮河以南重建宋朝,定都临安(今杭州)史称南宋。
虽然两宋期间有过多次大规模的战争,统一与分裂局面交替出现,但从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看,宋朝仍是我国古代文明发展史中的一个高峰。正如史学大师陈寅恪所指出的:“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朝之演进,造极于赵宋。”
源于隋,制度化于唐的科举制度,在宋朝得到了极大的完善,由科举而进身仕途的观念在宋朝深入人心,影响远及明、清两代。武举是科举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宋朝武举在唐朝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
宋朝,首开武举殿试之先河,形成了解试、省试、殿试的三级考试制度。宋武举一改唐武举只重武艺,不问文章的做法,注重考察武举子的军事理论素养,欲选拔出才兼文武之儒将。宋朝虽然历经坎坷,但终将武学制度化,并编订了教材――《武经七书》。而朝廷颁布《补官差注格法》,又将武举授官与军队建设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从选拔军事人才的观念看,宋朝武举更加理念化,更具进步色彩,宋朝文武并重,打破了以弓马选将帅的传统,开辟了在和平条件下选拔军事人才的新路,对从高门贵族子弟中选拔将领的倾向形成了冲击。
然而,宋朝“重文轻武”的社会背景,“以文制武”、“将从中御”的统兵体制,使宋代武举难以避免地表现出“录取人数不多”,“武学规模不大”,“武进士不愿从军或学非所用”等弊端。终宋一朝,名臣、名将中无一人出自武进士。靠武学培养,用武举选拔优秀将帅以提高军官素质的理想未能得以充分实现。
一、宋朝武状元与武进士的人数
据《状元大典》、《宋会要辑稿》、《续资治通鉴长编》、《续资治通鉴》、《宋会要辑稿补编》、《宋史》等文献及有关地方志记载,宋朝自北宋仁宗赵祯天圣八年(1030)开设武科,到南宋度宗赵Q咸淳十年(1274)最后一科武举,共计开武举七十八榜,应产生78名武状元。目前,发现有姓名可考的武状元人数是8人,其中1名应视为武童试状元,科分不详者6人。
需要说明的是,在七十八榜中,本书有四榜列出的是2人,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每榜列出的2人均有出处,需要继续考证。
从《状元大典》之《宋代武举登科表》中可以得知,有四十四科武举确切记载了武进士的人数,这四十四科产生了1459名武进士。笔者在查找地方志史料时又找到了十八科武举的188名武进士的姓名。这样,已知的宋代武进士人数就达到了1647人。但遗憾的是,这十八科中,每科录取武进士的总人数却不详,这个188名的数字,绝对少于这十八科所录取的武进士的真实数字。对于另外十六科,不但录取的武进士总人数不详,且笔者在查找史料的过程中,也没有发现除武状元以外的其他武进士的姓名。另外,在此十六榜中,有的榜连武状元的姓名都不知道。
从有确切武进士人数的四十四榜看,宋朝录取人数最多的一榜是董君平榜,61人;录取最少的一榜是应?然榜,仅录取2人。宋朝武举录取人数每科大多在30人至50人之间,如果将已知的四十四科1459人平均一下,则每科录取武进士人数是33人。如果假设宋朝每科录取的武进士人数是30人,那么,就可以推断出宋朝七十八科武举共录取了2300余名武进士。
同文进士科录取的人数相比,宋朝录取武进士的人数实在太少。宋朝共开文进士科一百零八榜,录取正奏名文进士42457名,文进士的人数是武进士人数的十八倍还多。
二、宋朝对武举制度的贡献
第一,宋朝武举开始了殿试。宋朝的武举考试分三级进行,即解试、省试和殿试。
殿试的出现显示出宋朝统治者对武举的重视程度,其考试周期多为三年一次,亦有四年一次,而第一次武举殿试与第二次武举殿试仅差一年。
从时间上看,宋朝解试是六月底于行在兵部报名,八月考试。解试前要有一个资格试,由各路地方官直接考核。其不限人数,只要弓马合格,即可参加解试。解试由行在兵部主持,所取名额有一定的限制,一般是70人左右。
省试由兵部主持,是真正的“兵部试”。时间在解试后第二年的一月或二月。
每科的殿试时间存在着较大差别,大至在三月至八月之间进行。殿试虽由皇帝亲试,但基本上只是一个形式,目的是显示皇帝的恩典,只要不出大问题,所有参加者都能通过。武状元是根据考生的成绩与皇帝的好恶而产生出来的。
第二,宋朝武举考试的内容是文武并重。
宋朝武举一改唐代武举只重武艺的做法,变为既考武艺,又考策论。武艺以考弓马为主,弓马分为两场,先“步射”,后“马射”,由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具体承办。弓马合格,则参加文章考试,先考策问,后考《武经七书》。宋武举从整体上表现出一种文武并重的倾向,其目的是为了求得能征善战的儒将,其结果是宋朝的武进士与武状元的整体文化素质较高。他们中的不少人,有的在地方上做出了成绩,如朱熠、蔡必胜;有的还成为军事理论家,如华岳、江伯虎;有的在军事上成为独当一面的战将,如程鸣凤、许思纯、张建侯、厉仲方、周虎、薛奕。
第三,宋朝建立了比较完备的为武举而设的学校――武学,编制了专用的教材《武经七书》,使武举人才的培养有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据有关文献记载,唐朝曾于玄宗开元年间(713~724)建立过武学,但却没有制度化。这种肇始于唐代的武学,被宋代统治者所借鉴、发展与完善。
宋朝武学经历过两次兴废。第一次设立的时间是北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地点是河南开封武成王庙,主管官员叫阮逸,其官职为武学谕。但该校只存在了不足百天。原因是无人愿意入学。30年后,即熙宁五年(1072),宋神宗下诏复置武学,规模初定为100名学生,最高时曾达到200人,分为外舍100人、内舍70人、上舍30人,学习期限三年,食宿由国家供给。武学生源自平民、官僚子弟及有武官资格而未正式做官者,这三种资格的人均需两名中高级官员做保,并经考试合格方可入学。武学生的学习内容有:兵法――《武经七书》,历代用兵成败事例,历代忠义人士事迹。对排兵布阵有兴趣的学生,还可得到朝廷拨给的兵卒,以供训练时使用。北宋灭亡,武学被迫迁至临安(今杭州)。在那里,最盛时武学生达到了130人。武学生入仕出官,也要经过武举(或文举)考试。由武举入仕之初,一般要到边疆或其他地方担任小头目或任基层统兵官。
武学这所中国古代专为培养军事人才而设立的学校,将军事人才的培养纳入教育系统之中,它不仅是对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一个贡献,也是对中国古代武举制度的完善。它有利于武举制度的贯彻实施,为武举考试输送了较高质量的生源,提高了武举子的文化素质。
第四,在武举中设置绝伦科,是宋朝武举的一个特点,也是宋朝武举的一个创新。
冷兵器时代,士兵武艺的高低对军队的战斗力影响很大。军队和民间都有很多文章作得不出色而武艺出众且有韬略的人才。为了不使这些有专长的武士有失落感,并发挥他们的特长,宋朝武举特为他们设立了绝伦科。这种开始于北宋的绝伦科并不独立于武举之外,它只是在武举子们之间的部分考试内容中存在着一定差异。绝伦科举子的考试内容也考“策对”,只是在录取时放低了文章的标准,但又加大了对武艺考试的难度,要加试步射和弩踏,且所使弓力也大大高于其他参试者。北宋武举绝伦科对文章要求极低,但到了南宋,绝伦科性质也变为文武并重。
第五,南宋孝宗于淳熙六年(1179)颁布了《补官差注格法》,大幅度地提高了武进士的授官阶别,对鼓励武进士从军起到了一些积极的作用。
三、宋朝武举的地域性
从现有的资料看,北宋武状元的籍贯多为不详,武状元的地域性,主要表现在南宋时期。自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起,到南宋末年的48科武举中,共有14榜的武状元产生于今浙江省的平阳县,比例超过了四分之一。由此,平阳被誉为武状元之乡。另有八榜的武状元产生于福州,比例占到了六分之一。
在南宋,武进士的产生也表现出了很强的地域性。据1991年出版的《平阳县志》第608页记载以及笔者的统计,在已知的南宋1182名武进士中,平阳县共产生了276名武进士(其中武榜眼5名,武探花6名),其比例占到了南宋已知武进士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三以上。此外,今福建省的闽县及长乐等地也产生了不少武进士。
平阳为什么能够产生出如此多的武进士、武状元?这当然离不开平阳县的物质基础与人文背景。
首先,平阳经济富庶,为练武习文者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
平阳地域辽阔,其面积占据了今天整个温州地区总面积的1/3。它地处东海之滨,气候宜人,风光旖旎,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鳌江横穿全县,流入东海。该地区的南麂岛是浙江最好的渔场之一,而肥沃的万全平原更是粮食作物生长的天堂。这些使平阳成为富庶之地,鱼米之乡。
平阳丰富的物产,繁荣的经济,颇有发展的空间,使其成为移民的理想场所。平阳县有户籍记载,始于宋朝。据记载,北宋哲宗绍圣年间,平阳县有65000多人。其时,温州尚属“僻远下州”。后宋室南渡,人口随之大量南徙。高宗建炎年间(1127~1130),平阳人口增加了218%,在两宋之际人口锐减的背景下,这个数字显得尤为突出。
其次,平阳有着比较深厚独特的人文背景。
平阳县的人文背景可以用三句话概括:一是浓厚的尚武之风,二是鼎盛之学风,三是平阳人将自身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
平阳地处今浙江省南部,西邻福建,东面大海,擅山海之胜,所谓“面海负山,实维瓯闽疆”,成为“两浙咽喉,八闽唇齿”。从北宋起,因禁止海上商贩非法贸易的需要,有关方面在当地招募壮年男子,组成精锐部队,据险立栅,设立了蒲门、南监两寨,以防御海盗、外寇。士兵的本土化,使当地形成了较为浓厚的尚武风气。宋室南渡后,平阳作为闽浙交通要道的作用更加突出,且因临近南宋都城杭州,拱卫京师的责任日渐重大,朝廷也更加重视当地军队的建设。历史的渊源与现实的需要使当地民风颇为强悍,也使他们较注意学习武艺,时至今日,当地还流传着“男壮皆练武,村村有拳坛。”的民谚。
高宗南渡,使宋朝的统治中心发生位移。人口大量南迁,一些社会精英来到平阳,使平阳的人才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平阳的人文环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平阳由北宋时文化相对落后的地区,一跃而成为南宋学风鼎盛、人才辈出之地。终宋一朝,平阳不仅出了14名武状元,众多武进士,还出了3名文状元,1名文榜眼,2名文探花,406名文进士。爱国诗人林景熙,著名学者陈经正、陈经帮、宋之才均出自平阳。
宋朝武举,不单考较武艺,更注重考核武举子的军事理论素养,推行“以策问定去留,以弓马定高下”。研讨兵书,离不开必要的文化知识,如果平阳只有尚武之风,而无鼎盛之学风,那么,平阳产生的将不是具有一定文化功底和军事理论素养的武进士、武状元,而是四肢健壮、头脑简单的武夫。在平阳的武进士中,有不少人本身就是文进士,他们有的是先考文举,再考武科,有的是先中武举,入仕后再换文科。有不少人虽为武进士,却任职州、县,如薛万石知阳朔县,朱尚志知梧州,杨梦飞知滕县,杨镛知贵州,薛应龙知惠州,薛文焕知慈利县,而其中颇有政绩者,又以武状元朱熠、蔡必胜为最。
南宋一朝饱经战乱之苦,众多的平阳移民有着太多的国仇家恨,现实的残酷使平阳人知道,只有保国才能治国。当此之时,国家最为需要的是统兵打仗的将帅之才。正如平阳兄弟武状元陈鹗、陈鳌的父亲陈文教导他们所说:“世治尚文,世乱尚武,建功报国,正此时也。”所谓“宁为百夫长,不为一书生”是也。对于收失地,雪国耻,迎请二圣还朝,文人雅士的坐而谈,自不如铁血之士的起而行。南宋末年,平阳不少武进士喋血疆场,以身殉国。将社会现实需要与实现自身价值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不能不视为武状元多为平阳人的原因之一。浓厚的尚武之风给平阳人以较高的武艺,鼎盛之学风又赋予平阳人以深厚的文化功底,加上南宋社会的现实需要对平阳人的影响,使平阳人占尽武举的天时、地利、人和,使平阳人在推行文武并重、以选拔儒将为己任的宋朝武举考试中得以一展身手,独领风骚。
四、宋朝武举的局限性
有宋一朝的武学与武举,确实培养、选拔出了不少军事人才,如许思纯、熊安上、周虎、程鸣凤、张建侯、历仲方、江伯虎、蔡必胜、华岳、薛奕等。但从整体上讲,宋朝的武举并没有选拔出,也没有培养、造就出十分优秀的将帅。宋朝一些优秀的军事将领,如岳飞、韩世忠、狄青等人,均非武举出身。如果探其原因,不外以下二点。
1武举录取人数太少,武学规模太小,且武学是武举的附庸。
就制度本身而言,宋朝的武举无疑是先进的。然而,它并不是宋朝统治者求取军事将领最常用的办法。从整体上讲,宋朝最盛行的仍是以世袭或行伍升迁为军官的制度。与之相比,武举的份量实在是太轻。在北宋三十科武举中,有不少科武举录取的人数仅10余人,最少的仅为2人、6人。众所周知,量是质的前提,没有量的基础,难有质的飞跃。如此少的几榜,如此少的几个人能在军队建设中起多大的作用?相信人们不难得出结论。南宋录取的武进士虽然多一些,但也大多不过是30至50人,与文进士的录取人数相比,武举录取的人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宋朝武学本是培养军事人才最理想的场所,那里既可以研讨兵书战策,排兵布阵,又可以演练刀枪,谙熟弓马,理应成为将帅的摇篮。但它不是因为重文轻武的社会背景导致生源不足而停办(北宋时),就是因为规模太小、入选严格而导致不少颇具天资的人难以涉足其中。试想,全国只有这么一所学校,且这座学校三年招一期,每期仅100个名额,要由中高级官员保荐,还动不动就停办。与太学相比,可以说武学更像是一所实验学校。武举是选拔制度,武学是教育制度,两者本应是一个重选拔,一个重养成,但武学生只有通过武举才能进身仕途,武学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沦为武举的附庸,就是为武举而设,武学的教育成为应试教育,武举制约着武学的发展。
2武进士的自身弱点。
宋朝武进士中有不少忠义之士,仅入《宋史》之《忠义传》者就有8人。但是,南宋社会也曾出现过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武进士不愿从军,即使是江伯虎、林?这样有才华的武状元也视从军为耻辱。武举本是朝廷求取军事人才的有效手段,如果被朝廷选中、录取的所谓军事人才不愿意服务于军队,效忠于国家的国防建设,那么,武举的意义和初衷就打了折扣。人们可以设想,一个不愿意成为军人,不愿意将自己的平生所学应用于沙场之上的武进士,无论如何是成为不了名将的。当然,武进士自身的这些弱点,同样也是宋代重文轻武的大背景造成的。
宋朝武举虽有着历史的局限性,但它对选拔军事人才所做的有价值的探索,它对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追求,无不充满了先进的理念色彩。它虽未能使宋朝人到达理想彼岸,但其进步的思想、先进的理念所闪烁出的智慧之火,却对后人不无裨益。

宋,金,辽,西夏的先后顺序是怎样的?

先后排序:北宋(960年-1127年),南宋(1127年-1279年),辽朝(916年-1125年),西夏(1038年-1227年),金朝(1115年-1234年)。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

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赵匡胤为避免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乱象,采取重文抑武方针,加强中央集权,并剥夺武将兵权。宋太宗继位后统一全国,宋真宗与辽国缔结澶渊之盟后逐渐步入治世。

1125年金国大举南侵,导致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康王赵构于南京应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绍兴和议后与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1234年联蒙灭金,1235年爆发宋元战争,1276年元朝攻占临安,崖山海战后,南宋灭亡。

辽朝(公元907年―公元1125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朝代,共传九帝,享国二百一十九年。

公元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成为契丹部落联盟首领,公元916年始建年号,国号“契丹”,定都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罗城)。947年,辽太宗率军南下中原,攻占汴京(今河南开封),耶律德光于汴京登基称帝,改国号为辽,改年号为“大同”。

983年复更名“大契丹”。1007年辽圣宗迁都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1066年辽道宗耶律洪基复国号“辽”。公元1125年被金国所灭 。

西夏(1038年―1227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北部建立的一个政权,历经十帝,享国一百八十九年。

西夏的祖先党项族原居四川松潘高原,唐朝时迁居陕北。因平乱有功被唐帝封为夏州节度使,先后臣服于唐朝、五代诸朝与宋朝。夏州政权被北宋并吞后,由于李继迁不愿投降而再次立国,并且取得辽帝的册封。李继迁采取连辽抵宋的方式,陆续占领兰州与河西走廊地区。

宋宝元元年(1038)李元昊称帝建国,即夏景宗,西夏正式建国。西夏,本名是大夏,简称夏,又自称邦泥定国或白高大夏国、西朝。因其在西方,宋人称之为西夏。

金朝(1115年-1234年),正式国号是大金,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共传十帝,享国一百二十年。

金朝,是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中华一统”的朝代,主张中华一统,民族平等,不分夷夏。

天庆四年(1114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诸部后起兵反辽。于翌年在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哈尔滨)建都立国,国号大金,建元“收国”。并于1125年灭辽朝,两年后,再灭北宋。


扩展资料

金太祖建国后以辽五京为目标兵分两路展开金灭辽之战。1116年五月东路军占领东京辽阳府,1120年西路军攻陷上京临潢府,辽朝失去一半的土地。战事期间北宋陆续派使者马政、赵良嗣与金朝定下海上之盟,联合攻打辽朝。

1122年东路军攻下中京大定府,天祚帝逃亡沙漠。同时西路军也攻下西京大同府,耶律大石等拥立耶律淳于南京析津府,即北辽。北宋也派童贯等人多次率军攻打辽南京等燕云十六州之地,但均被辽军击溃。北宋最后请金军攻下辽南京,北辽亡,至此辽五京均被金军攻下。

宋金双方经过协商后,金军给予燕云十六州部分城市,并且获得岁币,然而北宋最后只获得金军洗劫后的一堆空城。1123年金太祖去世,其弟完颜吴乞买继位,即金太宗。

金太宗继续讨伐大同一带的辽军。1124年正月,金太宗为了联合西夏灭辽,把下寨以北、阴山以南的辽地割给西夏。西夏则改对金朝称藩。1125年辽天祚帝被俘,辽朝亡。而耶律大石率军西行,于西域建立西辽。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历史朝代

北宋时的社会背景是怎样的?

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在当时,除了刚建立起来的宋朝之外,还同时存在着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北汉等割据势力。于是自宋朝建国伊始,宋太祖赵匡胤便开始了他统一全国的斗争。北宋于公元964年、965年、970年先后消灭了荆湘、后蜀、南汉三地,又于974年击败了势力较为强大的南唐。此后,吴越与福建漳、泉等地的地方势力纷纷"纳土"于宋王朝,使纷乱的时局逐渐结束。

在五代十国的后晋时期,曾把北方的燕云十六州割与契丹族所建立的辽国。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北宋与辽进行了长期的战争。自宋太宗赵光义起,北宋曾多次与辽交战,但一直未能收复失地。直至公元1004年,北宋真宗与辽国在澶州定下了停战和议,约定宋辽为兄弟之邦,北宋每年向辽交纳"岁币",双方互不侵犯。自此,中国北方才有了少许安宁,宋、辽的这次结盟被后世称之为"澶渊之盟"。

在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初,为了使宋不再成为继五代十国后的又一个短命的王朝,他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方针。首先在军事方面,太祖以"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大将对军队的控制,使宋朝对军队有了完全的掌握权。另外,宋沿袭唐制,又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各官的职权,使皇帝掌握的权力超过了历朝历代。在科举方面,宋太祖打破常例,以殿试的方式对考生进行最终的考核。这样一来,北宋王朝的官僚阶级队伍得到了壮大,从中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家,巩固了政权。后来,北宋经真宗、仁宗、英宗至神宗之时,由于外族的进攻及统治者的无能,使得社会千疮百孔。神宗为使社会有所发展,于公元1069年任用王安石为相,推行新法,但由于保守势力过于强大,王安石两次推行新法,均以失败而告终。哲宗元佑年间,英宗皇后高氏彻底废除了新法,宋朝又恢复了原先的统治方式。至此,北宋开始走向衰亡。

由于北宋官吏的腐败,迫使人民纷纷起兵反抗。北宋前期的王小波、李顺起义就曾经对其统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至北宋末年,又出现了方腊、宋江等人的起义。与此同时,北方的强国辽已经被女真族建立起来的金所消灭,金灭辽后,既而把矛头直指北宋的统治。公元1125年2月,金以宋朝破坏与其定下的共同对辽的协议为名,大举出兵侵宋,此时正是宋徽宗宣和七年。金军兵分两路南侵,东路大军由斡不离指挥,西路则由粘罕指挥,共同进攻太原。此时,宋朝的局面已经大乱,徽宗迫不得已将皇位让于太子赵恒,是为宋钦宗。寄希望于能改善局面,抗拒金兵,以扭转不利局势。此时,金兵已到达黄河岸边,直迫宋都开封,宋徽宗逃至金陵(今南京)。北宋军队在丞相李纲的指挥下,击退了金军,暂时制止了金国的南侵,但由于徽、钦二帝的无能,一心想和金国求和。他们先后答应割地赔款给金国,又罢免了李纲等忠臣,使得金兵更加肆无忌惮。公元1127年,金军又一次攻打开封,并掠去徽、钦二帝及大量财物。至此,北宋王朝宣告灭亡。

北宋年间,虽然战乱连连,但由于其统一了全国的大部分地区,使得有一些地区相对安宁一些,故而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都有了明显的进步,作为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活版印刷术,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此外,由于战争的需要,在宋朝时火药被首次应用于军事。西方各国的现代战争武器正是由于北宋年间经由西亚各国传播的火药制造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仅科学,宋在文学艺术方面,更是名人辈出。宋朝的科举制度使文人得到了可以自由发展的空间。其中,较著名的文人有王安石、范仲淹、司马光、苏轼等人,而宋朝的词作品也已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它与唐诗并成为我国古典文学艺术的瑰宝。在绘画、书法艺术上,当首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幅长卷通过描绘汴京的风物,使近六百人跃然纸上,成为中国绘画史上不朽的佳作。

北宋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分裂局面的结束。自此之后,中国历史上长期分裂的局面便没有再发生过。前后历一百六十七年的北宋王朝最终被金灭亡,这同时也开启了外族统治中国的先河

大家都在看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