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相变化规律一个月月亮的变化图和名称?如何用图表示一个月中的月相变化规律?

一个月月亮的变化图和名称 一个月中,月相变化规律是什么(用图表示)

本文目录:

1、新月(农历初一日,即朔日):0度;

2、上峨嵋月(一般为农历的初二夜左右-初七日左右):0度----90度;

3、上弦月(农历初八左右):90度;

4、凸月(农历初九左右-农历十四左右):90度----180度;

5、满月(望月,农历十五日夜或十六日左右):180度;

6、凸月(农历十六左右-农历二十三左右):180度----270度;

7、下弦月(农历二十三左右):270度;

8、下峨嵋月(农历二十四左右-月末):270度-----360度;另外,农历月最后一天称为晦日月亮。

扩展资料:

月相

在农历的每月初一,当月亮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的时候,月亮以它黑暗的一面对着地球,并且与太阳同升同没,人们无法看到它。这时的月相叫“新月”或“朔”。

新月过后,月亮渐渐移出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区域,这时我们开始看到月亮被阳光照亮的一小部分,形如弯弯的娥眉,所以这时的月相叫“娥眉月”。这种“娥眉月”只能在傍晚的西方天空中看到。到了农历初八左右,从地球上看,月亮已移到太阳以东90°角。

这时我们可以看到月亮西边明亮的半面,这时的月相叫“上弦”。上弦月只能在前半夜看到,半夜时分便没入西方。上弦过后,月亮一天天变得丰满起来,我们可以看见月亮明亮半球的大部分,这时的月相叫“凸月”。

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时,月亮在地球上运行到太阳的正对面,日、月相距180°,即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从地球上看去,月亮的整个光亮面对着地球,这时的月相叫“望月”或“满月”。黄昏时满月由东边升起,黎明时向西边沉落。

满月过后,随着日、月位置逐渐靠近,月亮日渐“消瘦”起来。它依次经历凸月、下弦月和娥眉月几个阶段,最后,又重新回到新月的位置。我国习惯上把下半月的“娥眉月”称为“残月”。

上弦月和下弦月,娥眉月和残月的相貌差不多,但它们出现的时间、位置及亮面的朝向是不同的。娥眉月和上弦月分别出现在傍晚和前半夜的西边天空,它们的“脸”是朝西的,即西半边亮;残月和下弦月分别出现在黎明和后半夜的东边天空,它们的“脸”是朝东的,即东半边亮。

由于我国农历日期是根据月相排定的,所以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有时靠它来判断农历日期及夜间的大致时间。月亮从新月位置到再次回到新月位置所需时间平均为29.53天,也就是说,月相的更替变化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一个“朔望月”。

参考资料来源:-上玄月

一个月中,月相变化规律是什么(用图表示)

按照阴历,从初一到月末,月相分别经历(北半球):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盈凸)―满月 ―凸月(亏凸)―下弦月―蛾眉月(残月)―新月,既朔月→望月→朔月。

阴历就是依照月相变化规律制定的(中国农历属于阴阳历),农历月初时,月亮正好在地球和太阳之间,称为新月,或者叫做朔月;农历十五十六时,就是满月,或者叫做望月,如此循环。

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圈需要27.32天,但是受地球自转的影响,地球上看到的月相变化周期,是要滞后于月球公转周期的,月相周期为29.53天,这也是农历中定义大月30天、小月29天的原因。

扩展资料:

月相成因

月球靠反射阳光发亮,它与太阳相对位置不同(黄经差),便会呈现出各种形状。

朔:如图所示,在位置1,日月黄经差为0°,这时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以黑暗面朝向地球,且与太阳几乎同时出没,故地面上无法见到,这就是朔,这一天为农历的初一。

上弦月:月球继续朝前旋转,到了农历初七、八,也就是图中的位置3,黄经差为90°,太阳落山,月球已经在头顶,到了半夜,月球才落下去,这时被太阳照亮的月球,恰好有一半给你看到,称之为“上弦月”。

满月: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月球转到地球的另一面,也就是图中的位置5,黄经差为180°。这时地球在太阳和月亮的中间,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那一半正好对着地球,此时我们看到的是满月,或称之为“望”。

由于月球正好在太阳的对面故太阳在西边落下,月球则从东边升起,到了月球落下,太阳又从东边上升了,一轮明月整夜可见。

下弦月:满月以后,月球升起的时间一天比一天迟了,月球亮的部分也一天比一天看到的小了,到了农历二十三,也就是图中的位置7,黄经差270°。满月亏去了一半,这时的半月只在下半夜出现于东半天空中,这就是“下弦”。

快到月底的时候,月球又将旋转到地球和太阳中间,在日出之前不久,残月才又由东方升起。到了下月初一,又是朔,开始新的循环。

参考资料来源:-月相

一个月中,月相变化规律是什么(用图表示)?

新月(每月初一)――娥眉月(农历初三、四)――上弦月(农历初八左右)――凸月(农历初九左右-----农历十四左右)――满月(望日,农历十五日夜或十六日左右)
――凸月(农历十六左右-----农历二十三左右)――下弦月(农历二十三左右)――娥眉月(农历廿一、二)――新月(每月初一)
先从缺变圆再变缺
月相: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东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月相是指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因为月球本身不发光,且不透明,月球可见发亮部分是反射太阳光的部分。只有月球直接被太阳照射的部分才能反射太阳光。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上看到月球被太阳直接照射的部分,这就是月相的来源。月相不是由于地球遮住太阳所造成的(这是月食),而是由于我们只能看到月球上被太阳照到发光的那一部分所造成的,其阴影部分是月球自己的阴暗面。

一个月的月相变化 图

月相变化图如下:

从图中可以看到月相变化规律: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就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这一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每个月的朔为农历月的初一,望为十五或十六。快到月底的时候,月球又将旋转到地球和太阳中间,在日出之前不久,残月才又由东方升起。到了下月初一,又是朔,开始新的循环。

扩展资料

月相的形成原因:

这种月相的变化,是人们在在地球上所看到的月球被日光照亮部分的不同形象。当月球绕地球运动时,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的变动。

另外,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人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的太阳的光。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虽然月亮无论何时都被照亮一半,但从地球上看去,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看到的亮面面积、朝向不同,所以看到月亮的样子就也在不断地变化着。

参考资料:-月相

大家都在看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