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夏、仲夏、季夏分别包含哪些节气?三个夏季时节各有几个节气?

孟夏、仲夏和季夏分别有哪两个节气 孟夏、仲夏和季夏分别有哪两个节气?

本文目录:

孟夏:小满、 芒种
仲夏:夏至、小暑
季夏:大暑、立秋

一、孟夏:初夏,指农历四月。农历一年四季中的每个季节都有"孟"、"仲"、"季"的排列。农历夏季的三个月即四、五、六月,分别对应称为"孟夏""仲夏""季夏"。

二、夏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五月。因处夏季之中,故称。《书・尧典》:"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北齐书・方伎传・宋景业》:"还至并 , 显祖 令 景业筮,遇《乾》之《鼎》。景业曰:'《乾》为君,天也。《易》曰:"时乘六龙以御天。"《鼎》,五月卦也。宜以仲夏吉辰御天受禅。'"清洪升《长生殿・闻乐》:"呀,时当仲夏,为何这般寒冷。"王西彦《乡下朋友》:"于一个仲夏的早晨,坐上一辆驶往数百里外的小城镇的长途汽车。"

名称来历:如果一年时间均匀分成4个阶段--春夏秋冬,那么夏就是正午太阳最直射我们头顶前和后的那1/4年;如果把夏分成三个均匀的段,那么孟夏,仲夏,季夏,就是这三段按时间先后的名称,所以仲夏就是盛夏。盛夏,就是最夏天的意思。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季是最小的古代称呼。明袁可立《甲子仲夏登署中楼观海市》:"仲夏念一日,偶登署中楼,推窗北眺,于平日沧茫浩渺间俨然见一雄城在焉。"

三、季夏是夏季的最后一个月,农历六月。《礼记・月令》:“季夏之月,日在柳,昏火中,旦奎中。” 汉 桓宽《盐铁论・散不足》:“诸生独不见季夏之乎?音声入耳,秋风至而声无。” 唐 韩愈 《贺雨表》:“伏以季夏以来,雨泽不降。”

孟夏、仲夏和季夏分别有哪两个节气?

孟夏仲夏季夏分别指哪几个月份

孟夏仲夏季夏分别指农历夏季的四月、五月和六月。孟夏是进入夏季的第一个月,一般包括立夏和小满两个节气;仲夏是指夏季的中间月份,也就是盛夏的意思;季夏就是指夏季的最后一个月份。农历一年四季都有孟、仲、季的排列。

孟夏仲夏季夏分别指哪几个月份

孟夏、仲夏、季夏指的是夏季的三个月份,农历一年四季中的每一个季节都有孟、仲、季的排列,它们分别代表着农历夏季的三个月份,即四月、五月和六月,按照公历孟夏是5月,仲夏是6月,季夏是7月。

孟夏就是初夏,它是指农历四月份,一般包括立夏和小满两个节气;而仲夏就是指夏天中间的月份,是指农历五月份,所以也叫午月;季夏则是指农历的最后一个月,也就是农历六月份。

孟夏仲夏季夏的特点

孟夏中的“夏”是“大”的意思,它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表示自然节律的变化;仲夏到来时万物生长的势头最盛,端午节这天阳气旺盛;季夏代表夏季的最后一个月,代表夏季即将结束。

“孟夏”在古代时令中是指农历几月?

“孟夏”在古代时令中是指农历四月。

按农历,四、五、六月是夏季,所以四月称“初夏”或“孟夏”。四月还有槐月、桐月、麦月、梅月等雅称(因为四月正是槐花桐花盛开、夏麦已熟、梅雨来临的时节)。另外,四月又称建巳之月(蛇月)、仲吕、阴月等。

“建巳”是按地支排列到四月为巳,“仲吕”是古代十二律与十二月的对应,四月律中仲吕。“阴月”的名称则比较微妙,按中国传统科学理论,四月是“纯阳之月”,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候,同时也是最潮湿闷热的时节,说明阴气尚存,远未到“三伏”,所以反称“阴月”。

孟夏的时节草木茂盛,诗中描写到:

《读山海经・其一》魏晋:陶渊明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释义:

孟夏的时节草木茂盛,绿树围绕着我的房屋。众鸟快乐地好像有所寄托,我也喜爱我的茅庐。耕种过之后,我时常返回来读我喜爱的书。居住在僻静的村巷中远离喧嚣,即使是老朋友驾车探望也掉头回去。

(我)欢快地饮酌春酒,采摘园中的蔬菜。细雨从东方而来,夹杂着清爽的风。泛读着《周王传》,浏览着《山海经图》。(在)俯仰之间纵览宇宙,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快乐呢?

扩展资料:

“夏三月”,指的是农历的四、五、六三个月,又分别称为孟夏、仲夏、季夏。虽然都属于夏季,但养生方面却存在差别。

1、孟夏天气变化大,注意保暖。夏季始于农历四月,公历5月,谓之孟夏。包括立夏和小满两个节气。此时天气逐渐炎热,万物繁茂,人们的生理状态会发生一些改变。

2、立夏(每年5月5日,或6日、7日),属春夏之交的标志,此时春天刚过,阳气越来越旺,万物呈蓬蓬勃勃的生长趋势。尽管气候逐渐炎热,但北方天气仍然不够稳定,还会出现阴晴交替、冷暖变化的情况,所以要注意随时增减衣服。

立夏后,随着气温升高,人们容易汗出。“汗”为心之液,立夏时节要注意不可过度出汗,运动后要适当饮温水,补充体液。

3、仲夏阳气盛,忌冷水浴。夏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夏,即农历五月,公历6月,包括芒种和夏至两个节气。“芒种”(每年6月5日,或6日、7日),标志高温、高热的盛夏时节即将到来。“夏至”(每年6月20日,或21日、22日),盛夏开始,进入阳气最旺时节。

夏至时天地间的阳气达到极致,在此以后,阳将渐消,阴逐渐增长。此时盛阳覆于阴上,阴始生于其下,喜阴的生物开始滋生,而喜阳的生物开始死去,阴阳交错,人易生病。

这一时节的养生保健,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忌冷水冲头、淋浴,饮食上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精神要放松。还应及时补水,多食杂粮,冷食瓜果要适可而止。

4、季夏气温高,避暑养阴。此阶段是夏季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六月,公历7月,包括小暑和大暑两个节气,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月份,因此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口头语。

小暑(每年7月6日,或7日、8日),炎热即至,此时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也是进入伏天的开始。“伏”即伏藏的意思,所以人们应当少外出以避暑气,防中暑。民间度过伏天的办法,就是吃清凉消暑的食品。

这一时节的饮食,一定要注意卫生,且要节制,不可贪食过量;不要过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5、大暑(每年7月22日,或23日、24日),炎热至极。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人们常出现“无病三分虚”的情况。

因此,除了及时补水,还应常吃一些益气养阴的清淡汤水,如用沙参、西洋参、玉竹、淮山等煲汤,以强健体质。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孟夏四月 麦熟槐盛(物候)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夏季养生分三段:孟夏保暖,仲夏忌凉,季夏养阴

大家都在看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