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城市的主体是谁?全国文明城市的意义何在?

创建文明城市的主体是什么 什么是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的是什么

本文目录:

创建文明城市的主体是广大市民。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主体是全体人民群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为了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主体是广大市民,支持和参与创建文明城区活动是市民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创建文明城市的根本目的是造福市民群众,市民群众是直接受益者。

只有让创文惠及到广大市民,市民得到了实惠,亲身经历创文带来的好处,市民群众才能从内心支持创文,拥戴创文,参与创文,与城市共荣,从而构筑创建文明城市的民心保障。

如何践行勤俭节约、制止餐饮浪费:

市民朋友要以坚决杜绝浪费食物为己任,积极传承和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倡导“适量点餐,剩餐打包”的用餐文化,摒弃好面子、讲排场、铺张浪费的陋习,做到吃光盘中餐、餐餐不剩饭,加入“光盘族”行列,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餐饮企业要主动学习、适应、引领绿色发展理念和服务方式,合理设计宴席菜单、菜品数量和分量,引导消费者餐厅就餐时应当点餐适量、理性消费、主动打包,并提供环保打包盒、打包袋,不误导、诱导顾客过度消费。

什么是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的是什么

“全国文明城市

称号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综合性荣誉称号,是城市建设、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是极具价值的无形资产和重要城市品牌。
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是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实现率先发展的综合性工作载体。通过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可以更好地改善城市环境,打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可以不断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激发全市人民形成和保持争先争上的精神状态;可以为市民群众兴办大量实事,使广大市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形成政府亲民、市民拥政的良好互动局面。因此,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既关系未来的发展,更关系每个市民的切身利益,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和意义。
始终贯穿着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主线,这才是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民是城市的主体,也是城市文明的受益者,他们发自内心的支持和参与,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以人为本创建文明城市,一定要着力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把这两点抓得很紧,抓到了点子上。抓住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这个根本,调动起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创造多种多样的好方式,我们就一定能够将创建活动引向深入。文明城市源于文明市民,文明城市的目标就是把群众定位为文明城市创建的主体,把提高人的素质作为文明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7大项目119个指标中涉及到普通市民的内容,如"公共场所道德"、"市民交通行为"、"人际互助"、"见义勇为"等指标,测评市民的参与情况,向市民发出倡议:如果你在公共汽车上为老人主动让一次座,或在马路边为刚到的外地人热情地指一次路;甚至是你每周坚持参加体育锻炼3次以上,也都能为川西北市争创首批全国文明县级城市加分!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中,广大群众都能投入很高的热情,增加全市创建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开通文明创建专线电话等渠道,欢迎广大市民向政府提出的有关意见和建议,以便政府所采纳和改进,能够对城市进步起到一定的作用。
以人为本,培育和塑造"开明、守信、开拓、竞争、奉献"为核心理念的特区精神,在创建过程中着眼于不断增强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文明的种子在全市的各个角落落地生根。致力于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建设,使全体市民的素质得到有效提升,使每位市民经受住文明历练,群众是城市的主体,也是城市文明的创造者和受益者。正是根植于群众的深土厚壤,激发出群众的无穷智慧,文明之树才得以在家庭、社区、社会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从而带给人们更多的和谐、更多的温馨。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个综合性工程, 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各个领域的工作。主要包括:

一、牢固的思想道德基础:

1、理想信念教育;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3、文明道德风尚。

二、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1、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

2、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3、诚信守法的市场环境;

4、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5、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

6、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

7、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8、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9、长效常态的创建工作机制。

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市民在公共场所道德行为要求:

1、公共场所无乱扔杂物、随地吐痰、损坏花草树木、吵架、斗殴等不文明行为;

2、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全面禁烟,并有明显的禁烟标识;

3、影剧院、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会场等场所安静、文明,无大声喧哗、污言秽语、嬉闹现象。

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市民应知晓的交通常识:

1、车辆、行人各行其道;

2、机动车让行斑马线,车辆、行人不乱穿马路、不闯红灯;

3、自觉保持交通畅通、不人为造成交通阻塞;

4、车辆、行人服从交警指挥;

5、在交通站点遵守秩序,排队侯车,依次上下车;

6、禁止酒后驾车。

五、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公共场所人际互助关系的要求:

1、公交车上为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婴儿者主动让座;

2、友善对待外来人员,耐心热情回答陌生人的问讯;

3、公共场所主动帮助老、残、弱或其他需要帮助的人。

六、文明办网、文明上网:

《文明上网自律公约》号召互联网从业者和广大网民从自身做起,在以积极态度促进互联网健康发展的同时,承担起应负的社会责任,始终把国家和公众利益放在首位,坚持文明办网,文明上网。

自觉遵纪守法,倡导社会公德,促进绿色网络建设;

提倡先进文化,摒弃消极颓废,促进网络文明健康;

提倡自主创新,摒弃盗版剽窃,促进网络应用繁荣;

提倡互相尊重,摒弃造谣诽谤,促进网络和谐共处;

提倡诚实守信,摒弃弄虚作假,促进网络安全可信;

提倡社会关爱,摒弃低俗沉迷,促进少年健康成长;

提倡公平竞争,摒弃尔虞我诈,促进网络百花齐放;

提倡人人受益,消除数字鸿沟,促进信息资源共享。

文明城市创建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

(1)培养市民的现代文明意识,形成文明的言行举止,培育文明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
(2)促进城市建设和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提高,不断提高城市的文明程度;
(3)促进群众文化的发展,不断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全国文明城市,简称文明城市,是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市民整体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是反映中国大陆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最高荣誉称号。

全国文明城市是中国大陆所有城市品牌中含金量最高、创建难度最大的一个,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是目前国内城市综合类评比中的最高荣誉,也是最具价值的城市品牌。

全国文明城市是含金量很高的城市品牌。是十分重要的无形资产和战略资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质上是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推动城市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推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顺民意、得民心的利民工程,实事工程。

在我国,把创建文明城市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性选择,是随着精神文明建设实践的深入而逐渐明晰、逐渐完善的。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回顾我国创建文明城市的实践可以知:

(1)创建文明城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是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

(2)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从原来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不但反映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为我国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更明确的目标,和谐社会建设将成为文明城市创建的一个重要主题;

(3)文明城市已成为引导我国城市化、现代化建设的理想范式;建设和谐社会要从建设文明和谐社区做起,文明城市是和谐社会的现实根基,城市越“文明”,社会和谐的根基越牢靠。

文明城市是社会文明、社会和谐在城市的缩影,是社会文明、社会和谐在城市的集中表现。因为城市是人类社会的历史在各个发展阶段上文明成果的积淀,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文明时代的城市第一次具有了城市的意义,文明时代的城市第一次揭开了“城市文明”的篇章。

文明城市作为社会文明、社会和谐的聚焦,它在根本上标示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所达到的一种和谐、文明状态。人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原始蒙昧时代的文明、农业社会的文明、工业社会的文明、信息社会的文明,那么,不同时代的城市文明与社会和谐、社会文明状态是一致的。尤其是在工业时代、信息时代的城市、城市文明,更典型、更集中地反映了该时代社会文明的特征和状态,更突出了社会和谐的本质要求――作为和谐社会核心理念、核心价值的城市文明,应成为承载社会和谐、展示社会和谐、提升社会和谐的理想样式、理想追求。

大家都在看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