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被认为是国货品牌竟然都不是中国的?名爵怎么会被母国遗忘了?

难以置信!大家以为的国货品牌,其实它们都是外国货? “英伦血统”的中国品牌,名爵为何被母国遗忘了?

本文目录:

开头

国内超市放眼望去,大家以为的国货品牌,不好意思哦,其实都是国外的。

别不信?随便举几个吧,比如哈尔滨啤酒是比利时的,苏泊尔是法国的,徐福记是瑞士的,金龙鱼是新加坡的,奥利奥、趣多多、士力架、乐事、百事是美国的。

甚至是中华牙膏,看起来应该是中国的吧,事实上却是英国的。

是不是非常的触目惊心,中国明明是制造大国,这些吃的喝的有啥技术难度?为何都是外国货,国产品牌这么不禁打吗?

国货品牌被收购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举个中华牙膏的例子来说明吧。

要说上世纪国民家中最常见的日化品,中华牙膏绝对可以排在前列。

一开始它的确是我们中国自己的品牌,品牌所有权属于上海白猫(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上海牙膏厂,对,就是白猫洗衣服那个白猫。

在50年代初,上海牙膏厂推出了中华品牌,一开始市场上并没有什么反响,后来通过不断改进牙膏的配方和香型,慢慢的才有了销量。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80年代逐渐走上了黄金发展时期,市场份额一度达到40%,许多城市的大街小巷中,随处都可以看到中华牙膏的身影。

反正我小时候,家里用的就是这个。

可是这种情况到了90年代,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当年,一股合资浪潮卷席而来,国外日化巨头纷纷带着先进的技术来到中国,对缺少国际先进技术的国内日化行业,可以说是降维打击。

在这种大环境下,中华牙膏也难以幸免,最终被英国联合利华收入囊中。

后者持1800万美元入股,与上海牙膏厂搞了上海联合利华有限公司,并取得了控股权和中华牙膏的品牌经营权,租用期限是多久?不好意思,是无限期。

一开始,合资公司打算雪藏“中华”,而主打自己的洁诺牙膏,但是他们发现由于中华牙膏在之前的影响力太大了,老百姓都非常认可这个牌子,而对于洁诺听都没听说过。

换句话说,就算疯狂砸钱,洁诺也不可能超过中华,因此联合利华开始调整策略,重新设计中华牙膏推向市场,并加大“中华”系列产品的投入。

一直到现在,中华牙膏依然能出现在超市的货架上,虽然销量还算不错,每年为其贡献约10个亿元的营收,但是大部分利润都被联合利华赚走了。

想想还是挺可惜的,如果当初中华牙膏没有被卖,会不会是另一番光景呢?

然而中华牙膏不是个例,曾经销售额突破50亿的厦门银鹭,之前也是国产品牌,但在2011年,瑞士的雀巢以15亿元价格收购银鹭食品60%股份,成为银鹭的控股股东。

2017年4月,雀巢从银鹭食品的合资伙伴处收购了合资公司额外的20%股份;2018年6月,雀巢再次收购其剩余20%股份,最终完成100%控股银鹭。换句话说,从此银鹭彻底变为一个外资品牌。

说到雀巢,再多提几句吧。诸如中国最大鸡精品牌上海太太乐,中国第二大鸡精品牌四川豪吉,甚至是在糖果市场占有率连续13年位居前三的徐福记,统统都是他们家的。

哦,对了,雀巢还在2018年,豪掷7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88亿元)收购星巴克零售咖啡业务,雀巢将获得永久性的全球营销权,不涉及星巴克门店业务。

所以星巴克门店之外的咖啡,用的是雀巢咖啡咯?

大宝被收购

当然了,收购的狂潮怎么能少得了美国呢。

比如耳熟能详的“大宝明天见,大宝天天见”的大宝,曾经也是国产品牌,属于北京大宝化妆品有限公司的。

其最著名的产品就是家喻户晓的大宝SOD密,在90年代销量最好的时候,每年能够销售上千万瓶,成为当年国内同类产品的销量冠军。

可是在2008年,美国强生公司以23亿元高价收购大宝后,按理说傍上大款了,大宝销售量会更加好才是。

可结果呢,强生并没有在大宝身上花费太多的研发费用,反而通过自家产品覆盖掉大宝的市场份额。从此大宝就和众多曾经辉煌过的民族品牌一样,慢慢没落了。

哦,对了,还有哈尔滨啤酒,它始创于1900年,是中国最早的啤酒品牌,某度上甚至没写“之一”,当时大清还在呢,可以看出其地位是多么的不一般。

但可惜的是,哈啤在2004年,被美国酿酒商“安海斯公司(AB)”以55.8亿港元收购,后来在2008年,这家酿酒商又被比利时的百威英博以520亿美元收购。

所以哈尔滨啤酒,自然而然成了百威英博旗下的产品了。

结尾

类似这样收购的案例还有很多很多,那么不禁要问了,这些国外巨头为啥热衷收购中国民族品牌?

千万别以为那些巨头花巨资收购我们,是为了让我们更好更快的发展,这种想法大错特错,外资收购民族品牌,从来就没安好心!

虽然说,收购买卖是双方你情我愿的事情,但是外资厂商们可不是这样想的,他们的目标只有两个。

要么就是消灭国内同产品的竞争对手,收购后将其雪藏并打入冷宫,从此让其在市场上杳无音讯,彻底解决后顾之忧。

要么就是利用国产品牌的一些闪光点,比如渠道优势跟市场份额,补齐自己的短板,让自己的版图更加庞大。

换句话说,国外资本会花钱买断一个不错的品牌,甚至买断竞品,就是想达到控制市场的目的。

于是一波又一波的民族品牌逐渐沦为外资,波及到了各行各业,但无论是哪种企业,被收购后都难逃相似的命运。

毕竟这个行业是存量竞争,人们每天用的产品就这么多,用了你家就没有他家的事情。

这就是资本帝国的资本入侵法则,在激烈的商战里面,没有超前的战略布局和强大的定力,很少有企业可以像华为这样,抵御得过资本大鳄和帝国主义的打击和侵略!

欧美那一套玩法,已经在很多领域垄断了几百年,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他们非常反对世界中心多极化、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等强调共同发展的理念。

因为他们的骨子里,还是赤裸裸的利己主义。

庆幸的是,虽然有大批量国产品牌被外资收购逐渐没落,但如今还有一些在硬扛着中国制造的旗帜。

比如在食品行业中,有老干妈、康师傅、统一;在家电和消费品行业中,也有像海尔、美的、格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蔚来、小鹏、理想、哪吒。。。

总之,这些算是民族品牌的一点希望吧,所以国货需努力,还得加油才是。

“英伦血统”的中国品牌,名爵为何被母国遗忘了?

中国品牌,还是英伦品牌,这是个问题。

也许在中国车市,还没有哪个品牌像MG名爵这么“纠结”。1924年,当威廉·莫里斯爵士创立MG品牌时,也许并没有想到,这个品牌在接下来百年的历史,会如此动荡。

1

经历上世纪中叶的光辉时代后,MG品牌开始走下坡路,2005年,被南汽收购之后,命名为“名爵”的MG品牌,被认为是获得了品牌的“新生”。然而,动荡的日子,远没有结束。

2007年,上汽和南汽合并,归于上汽旗下的名爵,与上汽自己打造的“亲儿子”荣威,同台竞技。

但毕竟亲疏有别,在彼时上汽体系中,MG名爵获得的资源,很难与荣威相比。

为了与荣威形成差异化竞争,名爵祭出了“英伦血统”法宝,利用该品牌历史进行包装,主打“英伦风”。

然而,上汽乘用车旗下,隶属自主板块的名爵品牌,在吃政策红利时站队自主品牌,在营销上却包装成“英伦品牌”,这种“两头逢源”的做法,市场真的会买单吗?

2

我们不妨用真实市场表现来说话。明眼人应该会发现,今年来,名爵品牌发布的销量报告,很喜欢用“海外市场”做噱头。如果你随手打开网页,关于名爵“出口量第一”的标题并不少。

但是,为何名爵对国内市场“避而不谈”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在国内市场的表现,实在拿不出手。尽管在近期上汽集团销量整体走弱的情况下,名爵品牌的颓势并不明显,但如果刨除“盘外因素”的海外销量,名爵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其实相当惨淡。

2021年,是名爵有据可查的官方发布年度销量总数据的最后一年,该年数据显示,名爵品牌当年总销量为47万辆,但是其中在国内市场的销量,仅有11万辆。

也就是说,名爵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每个月还不到一万辆。

也许发现自己在国内市场销量过于惨淡,在随后的2022年,名爵官方并没有报告其在中国市场的总销量。

在名爵官方的新闻稿中,是这样写的“MG名爵的2022年全球销量中,出口量达到48万辆,占比中国整体乘用车出口量的近20%”。名爵也自称自己已经连续四年成为“中国单一品牌海外销量冠军”。

3

注意,在这里,名爵明显把自己归类于“中国品牌”。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情况,既然把自己归类于中国品牌,在官方的销量报告中,竟然对海外市场大书特书,而在中国本土市场的表现,却讳莫如深。

擎商君结合乘联会及中汽协的月度销量报告,大概估算出,MG名爵品牌去年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大概在10万辆出头。也就是说,尽管2021年名爵在国内市场的销量已经非常难看,但2022年的数据,还在往下走。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去年12月份,在大家都在冲年底销量时,名爵给出的国内市场月度销量数据,为8279辆。要知道,当月中国品牌,比亚迪国内销量超12万辆,长安、吉利超9万辆,相比之下,名爵的数据,仅相当于别人的零头。

很明显,哪怕加上海外市场的销量,MG名爵品牌的表现也是难称亮眼,而在国内市场耕耘十余年后,名爵品牌更是有被边缘化的危险。这个出身不凡的品牌,为何会落到如今的下场?

4

除了上述的“英伦”或“自主”品牌血统混乱之外,品牌定位不清晰,也是重要原因。

2007年进入上汽体系后,由于上汽自主板块已有荣威品牌,为了避免荣威名爵两品牌之间“打架”,上汽乘用车给这两个品牌定调,荣威偏家用和商务,面向更大市场,名爵则更偏运动,市场略显狭小。

单从这个定调就能看得出,上汽集团层面对这两个品牌熟亲熟远。

其实,在上汽乘用车任职多年的上汽乘用车设计中心负责人邵景峰就曾直言“相比做荣威,其实做名爵更难。”原因就在于,荣威只要做好自己就行了,而名爵,不仅要考虑这个品牌的“英伦格调”,还要凸显运动型以与荣威品牌做出区隔。

在上汽自主板块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名爵能有何种发展前景,可想而知。

“多生孩子好打架”,在上汽自主的荣威和名爵面前,恰恰成了反义词,由于车型定价区间相近,搭载技术相似,两品牌之间的内耗,远大于分工协作。

而品牌的内耗,直接导致的,就是产品品质的不稳定。在第三方投诉平台上,关于名爵车型的投诉,五花八门,从变速器异响、变速器顿挫、电瓶故障、发动机异响,到发动机漏油,制动系统刹车失灵等等,涉及车型,从MG5、MG6到MGZS,基本涵盖MG所有走量车型。

可惜的是,面对内耗,资源的不匹配,以及品质口碑的硬伤,名爵的反应是继续“向上走”,在去年月份,推出了名爵黑标车系,定位A 级轿跑车的MG7,是名爵黑标车系的首款车型。

不过,从亮相,预售,到现在,半年多过去了,该车型上市日期被一推再推,其原因,也许在上汽看来,并不方便对外讲。

写在最后:

三年前,名爵品牌自己提出了“Mission100”品牌战略,意思是希望在品牌诞生的100周年,销往全球100个国家和地区、达成年销量100万辆、力争用户满意度100%。

而这个100周年,就是2023年,没错,就是今年。

从去年MG名爵全球销量五十多万辆的数据来看,想要在今年达成年销量100万辆的任务,对名爵来说,恐怕是比登天还难。

事实上,面对集团不平衡的资源配比,为了提振销量,名爵品牌曾经想在营销上“玩盘外招”,比如蹭宝马热度、“13元买名爵”、“名爵6追高铁”等事件,都因为出位营销,而引发当时舆论关注,但当大家发现最后不过是一场营销秀之后,批评声也随之而来。

虽然近年来名爵品牌在出位营销方面有所收敛,但品牌血统不正,定位不清的问题,依然存在,一个号称“英伦血统”的中国品牌,最终在它的母国,被遗忘了。

它被误认为是国产酒企,每年在国内捞金46亿,其实是外国品牌

你可能喝过水井坊,也可能听说过它的故事。这个拥有千年历史的白酒品牌,曾经是中国八大名酒之一的全兴大曲的后裔,也曾经是中国高端白酒市场的新贵。但你知道吗?现在的水井坊已经不是中国人的了,而是归属于一个外国酒企——帝亚吉欧。

它被误认为是国产白酒企业,每年在国内捞金46亿,但其实是个外国品牌!

水井坊的诞生源于一个偶然的发现。1999年,全兴酒厂在改造厂房时,在地下挖出了一个古老的酿酒作坊遗址,经考证为明代时期建造,并一直沿用至清末民初。

这个遗址被命名为水井坊遗址,并于2001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兴酒厂之前一直主打低端白酒,虽然销售额逼近五粮液,但却没有高端品牌支撑,如今正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他们决定利用这个遗址和传承下来的古法工艺,推出一款高端白酒品牌——水井坊。

水井坊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市场和消费者的欢迎。它以其独特的香气、口感和文化内涵,迅速打开了高端白酒市场,其售价甚至一度超越茅台、五粮液,成为中国最贵的白酒。

然而,在水井坊风光无限的时候,却有一只狼眼睛盯上了它——帝亚吉欧。帝亚吉欧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度酒经销商之一,旗下拥有众多知名品牌,他对中国白酒市场觊觎已久,但在当时,名酒是不能由外资控股的,而且中国人也不喜欢喝洋酒,所以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突破口。

直到他们看中了水井坊。

2006年,帝亚吉欧先收购了全兴集团49%的股权,而水井坊的股权很大一部分被全兴控制,所以相当于间接取得了水井坊的股份。随后,在2007年和2013年两次追加收购后,帝亚吉欧最终以6.4亿美元全资控股了全兴集团。

从此,水井坊这个千年老字号就彻底沦为外资傀儡。

那么,在外资手中,水井坊还能保持原来的风采吗?

答案是否定的。

自从被外资收购后,水井坊就开始调整生产工艺,加入了国外的酿酒方法,很显然这样口感的白酒中国人是喝不习惯的,一时间,其口碑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尽管如此,根据水井坊今年披露的财报显示,2022年全年营收达到46亿多,这个营业额和目前的白云边差不多持平。很明显,它再也不是当初那个中国最贵白酒了,目前已经跌到了二线品牌之外。

国外的月亮也不一定更圆,外国资本想玩转中国白酒,目前来看还没有一个做成功的。

在以前大家的认知当中,都认为外国产品质量更好,国外的品牌更响亮,但近些年来,国货也在不断的自强崛起,全世界到处都是“中国制造”,国潮也是涌上流行前线,这是大家的文化自信得到了极大的激发。

对于我们传统的酿酒行业来说,更是巨大的激励,中国人喝中国白酒,那种外来的勾兑工艺也将逐渐被大家所抛弃。

不仅如此,还有一些酒企不断深挖源头,仿照先人古法酿酒,力图酿造出纯正的纯粮原酿,贵州的 君中元私藏酒便是如此。

酿造人曾传政拜师原茅台厂长李兴发,苦学多年,想要搞清楚茅香的秘密,最后经过不断的尝试总结,他酿造出了这款“小茅台”。

采用古老的12987大曲坤沙工艺,这种工艺大部分依靠手工操作,制酒取酒耗时1年,基酒盘勾之后要经过6年时间的储藏老熟,之后取其优质部分加10年老酒增香调香。

他坚持使用茅台镇特有的小红粮为原料,两次投粮,高温烘烤,力图让酒水香气更加丰富。事实上也是如此,酿成之后,酒香醇厚浓郁,酱香味相当突出,在口中优雅细腻,喝一口满嘴生津,饱满而又有层次感,让人回味无穷。

正是不断坚持初心,一心打造老派酱酒,多年来风格始终如一,所以这才得到大家的认可。

你还知道哪些被外资控制的白酒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大家都在看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