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动物行为的异同点是什么?生理角度下人类和其他动物有何本质区别?

人与动物行为的异同点有哪些? 从生理角度来看,人类和其他动物有什么本质区别

本文目录:

人本质上,也是动物。
我们所说的动物,一般都是狭义的,特指人类以外的动物。
当我们在思考人和动物的区别的时候,其实本质上是在思考一种动物和另一种动物的区别。
关于生理上的区别的论述,我想很多人都已经谈过了,我就不在此班门弄斧了,毕竟在我看来这种一目了然的屁事儿也不值得去论述。
动物和动物之间最关键的区别,是社会性,或者说,秩序。
狗有狗的秩序,猫有猫的秩序,这些秩序配合生理特征就构成了物种独有的特点。
抛开生理因素,我们会说一些人是犬系的,一些人是猫系的。凭什么这么说呢?正是因为这些人有着这些动物的行为模式。
统一的行为模式,可以称之为行为规范,在人类世界,类似的东西有法律、道德,那是行为上的秩序。
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地方,便是作为人类的独有的人类规范,人类秩序,某些方面,某种程度上会和其他一些动物的秩序重合,但是不可否认的,人类的道德、法律秩序是人类在非生理意义上不同于其他动物的根本差别。

从生理角度来看,人类和其他动物有什么本质区别

人类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人类与动物有本质区别:
第一,人类能够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获取自身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界的根本标志。动物只能单一地用自身的各生理器官,如牙齿、舌头、肢体等直接或综合的手段获取自然界提供的现成食物或其他物质资料。因此,动物适应自然环境主要靠它们的自然器官即生理结构的变化。人类则不同,人类是在自然界和社会中有意识地从事的创造性的劳动,能够凭借自己制造的工具改变自然界物质的形态和生存的自然环境,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适合自己的生存。人类主要不是靠自身生理结构的变化,而是靠人类劳动,即从制造工具开始,靠生产工具和劳动方式的变化,去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从早期劳动者,依靠自身的体力,用手操纵的石木工具、金属工具等,到后来的机器,包括工具机、动力机和传动装置等三个部分,形成了复杂的体系。再到现代的自动化机器体系,又增加了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自控装置。生产工具日益复杂化、精良化,越来越反映出人类与动物有本质区别的实质性显著超越、拉大和拓展。
第二,人类具有人的社会性,是区别于动物界的根本特征。人的社会性就是符合人类整体运行发展要求的基本特性。它包括了社会性和反社会性两个方面的特性。社会属性是在自然属性的基础上形成的。离开人的自然属性,人也就不成为人了,更谈不上其社会属性。从层次上看,首先,是无论处于什么社会阶层的人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性。例如:利他性、服从性、依赖性、以及更加高级的自觉性等。其次,是人的社会性往往与人的自然属性是矛盾的、是相斥的,同时也是相容的。再次,人是自然界最复杂、最高级的生物。具体到某个社会属性往往不能简单地归于社会性或反社会性,而可能需要根据具体的历史环境、表现情况等多个因素来划分。还有,人并不是自然界中唯一具有社会性的生物。在自然界中,尽管有很多生物比人更具有社会性,如蚂蚁、蜜蜂等。拿它们在实际生活中来说,有天生的组织性和奉献精神,相当努力,而且安心于实际生活中的分工,无论是当“工人”还是当“皇帝”都是天生的。如狼群有头狼,其他的狼有服从头狼的行为,有对狼群的依赖性。但这些特性与人的社会性相比是较简单的、脆弱的、低级的。如人可以服从上级指派的领导者,可以有广泛的利他性等这些比较高级的社会性,简而概之是人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其中人们从事生产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不能单个人孤立地进行必须互相依赖、互相合作,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进行。社会关系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其中生产关系是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它把整个社会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决定了社会的物质统一性。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形成了人类其他各种社会关系,如政治关系、思想关系、家庭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国际关系等等。
第三,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即人能靠理智控制自己的行为,而动物只是靠本能。所以,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和动物与自然界的关系具有不同的性质,也是人类与动物的一个重大区别。由于动物的活动是本能的、无意识的、动物不进行生产劳动,只能获取自然界提供的现成的食物和其他物质资料,所以,它只能消极地适应自然,不能能动地改造自然。而人类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类能够利用自己制造的工具从事生产活动,从自然界获取自己必需的物质资料,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
第四,人类是通过口语进行交流,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最显著的特征。一些科学家曾成功地训练黑猩猩使用复杂的手势或辅助工具交流信息,但无论怎样训练,这些人类的远亲始终只能发出少数单词的音,正谓“鹦鹉能言,不离于禽,猩猩能言,不离于兽”呀,它们“口语能力”长时期内,无法再能增加、提高、发展,实在不要为难它们了,说声抱欠了。而在历史发展长河中,与动物界几乎没有增加发生类型不同,人类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无穷的创造力。人类的语言活动不仅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进行能动改造这一总体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它还不断创造和发展着自身,不断开创着崭新的语义世界。通过体内信息功能体外化和社会化,人类以一种效率极高的信息传播方式完成了对环境的适应和改造。如果说,“鹦鹉能言”,“猩猩能言”的说法,并与人类的说话作比较,指明只有人类语言不仅能够“随机应变”而且能用变化无穷的语言,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这是任何其他动物办不到的。所以,只有人类才是真正的语言,其的特点以及其所用的表达手段的优越性更让我们认识到人类语言的伟大,让我们去珍惜语言,善用语言吧。
第五,人类社会与动物界的上述种种区别,造成了社会发展的文化继承方式与动物界发展的继承方式不同。在动物界,其生物的特性、生活经验和技能的积累与下传,主要通过生天本能的遗传方式进行。这种积累与下传的方式局限性很大,有很多东西会在中途遗失,不能继承下来。而人类为能够从事生产劳动,并且在生产劳动的基础上,形成了语言、文字、文化、教育、思想、科学及各种传播媒体。特别是随着教育活动的方式不断变革,文化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将越来越大。首先,教育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能动性活动,对文化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它通过自身的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次,教育使用“传道、授业、解惑”方式,把文化传递给受教育者,是人类世代的优秀文化得以传承。最后,教育是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了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走过的认识世界的过程,使人们在有限的生命中获得无限的文化财富,“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从事人类的社会生活经验、劳动经验和技能等继承。推而广之,也体现出语言、思想、科学、文化、传统等并通过各传播媒体一代一代地传下去。这种下传方式有很大优越性,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可以代代相传,中途遗失较少。这种下传方式,把不同的历史时期联系起来,使人类历史具有连续性、辉煌性。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过去,一直以为人有语言,人能使用工具,这是人与动物根本区别的标志。
但动物也有语言,也是会使用工具的。
动物都会发出声音,这些声音便成为动物之间交流信息的独特“语言”。例如蟋蟀能利用翅膀摩擦发出像乐曲一般清脆动听的声音,来表现它们的种种“感情”。海獭会利用石头敲击附着于岩石上的软件动物贝壳,将其击碎并打开,吞食其中的贝肉。黑猩猩会利用石制锤头来砸坚果,科学家还曾经观察到黑猩猩制造复杂工具捕食蚂蚁。
也许有人会说,动物只会使用简单的语音和工具。人的语音要比动物丰富得多,使用工具的能力也要比动物强得多。但人类自己的语音能力、使用工具能力,表现在不同个体身上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人多一些,有的人少一些,总不能说能力多的人是人,能力少的人不是人。
其实,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类个体的思想性和多数人的修正能力。个体的思想性是前提。据科学家研究,人的大脑重量在同等质量的动物中位居前列,但最终影响智力水平的,是大脑皮层的表面积。如果将其展平,大鼠的脑皮层面积大小相当于一张邮票,黑猩猩的相当于一张标准打印纸,而人脑皮层比黑猩猩的要大4倍!脑皮层面积越广,动物的思维能力就越强。
多数人的修正能力是个体交流的结果。在动物界,可以看到个体的存在,但绝对不会找到多数的修正能力。
所谓多数人的修正能力,即是在尊重个体思想自由的前提下,经过个体之间的交流,体现多数人意志和利益的行为。人类社会的体制、制度、法律等等,都是这种能力的表现形式。
在动物界,如猎狗、狮子、黑猩猩,个体之间的“想法”(这些动物是否有思想,还是让动物学家来说吧)肯定是不同的,个体之间也会有交流,但不会形成最终的多数修正能力。
多数修正能力是一种统治能力,这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猎狗、狮子、黑猩猩的统治能力是靠个体的牙齿和体力高出其他同类一筹取得的。简单说,是靠血腥的暴力取得的。
暴力这个名词,人类不仅不陌生,而且十分痛苦地熟悉。因为人类历史,几乎就是一部暴力的历史。从这种意义上说,人和动物是没有区别的。动物靠暴力取得统治地位,目的是获得更多的交配权和食物。人类进化的历史,就是逐步告别暴力的历史。越是文明社会,越是排斥暴力。动物界暴力是个体的产物。人类社会中的暴徒、战争狂人、专制独裁者,他们施行的暴力,是少数人的意志,维护的是少数人利益。这种暴力,我们称之“没有人性”,国际法称之“反人类罪”。
人类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这种进化的过程,不断同“返祖现象”斗争。“人类之恶”,几乎所有的恶,都可以在动物界找到根源,自私、贪婪、残忍……生理上的返祖现象,如毛孩,并不可怕,概率也低,但自私、贪婪、残忍,却像癌细胞一样,潜伏在每一个人身上,一旦条件成熟,便会被激活。在动物界,亲疏远近是由生殖器决定的。我们看到,狮子是群居动物,首领是一只雄性狮子。一个狮群,不能总由一只雄狮统治,常常有外来雄狮入侵,挑战原有雄狮的统治地位,胜者取而代之。获胜的外来雄狮上任后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毫不客气地杀死原有狮群的所有幼崽。据说这是为了让母狮尽快发情,与获胜者交配,获胜者好将自己血脉相传,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两千多年的人类封建历史,刀光剑影,上台下台,都是为了父传子,子传孙,让自己的血脉相传万代。由生殖器决定,还是由大脑决定?不仅是人和动物的区别,也是文明与野蛮的区别。人类进步的历史,就是告别生殖器决定的历史。多数人的修正能力是防止其激活、制止其蔓延的唯一良方。所谓“把权力关进笼子里”,说到底,是不让“人类之恶”作祟,这个笼子,便是多数人的修正能力。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最根本的,不是GDP多少,不是有多少航空母舰,原子弹,而是多数人的修正能力有多强。先进国家、先进社会之所以先进,不是其自身没有缺点,而是其能够依靠多数人的智慧,不断及时发现错误,改正错误,不走弯路。
多数人的修正能力真是一个好东西,对它你不应当陌生,它,就是去掉了华丽包装的民主。

人类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到底是什么?

用两个词语告诉你动物,是在生存而人,是在生活.直立行走 会使用工具 大脑皮层有语言中枢人和动物最根本的区别是:人具有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而动物一般则不具备这两项功能;虽然在某些实验中也发现某些灵长目(比如猿、猩猩)对事物也有喜、恕、衷、乐之表情和一些简单的表现,但并不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些问题同时也是科学家们很感兴趣的。他们也在努力的研究这方面的课题。 论文篇人与动物的统一是人的基本属性,人与动物的对立即人的特殊属性。“人性”、“人的本质”应当是人的基本属性与人的特性、人的生物属性与人的非生物属性的统一,二者缺一不可。而马克思则是在人的特性、人的非动物属性的意义上使用“人性”、“人的本质”概念的。如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废除私有制就是彻底解放人的全部感官和特性。不过要达到这种解放,就要靠这些感官和特性在主体和对象两方面都已变成人性的。”他先举眼睛为例说明对象必须具有人性:“眼睛已变成人性的眼睛,正因为它的对象已变成一种社会性的人性的对象,一种由人造成和为人服务的对象。”接着举耳朵为例说明它必须具有人性:“正如只有音乐才唤醒人的音乐感觉,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就不是它的对象。”在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社会关系”在马克思看来只有人类才具有,动物界是不存在“社会关系”的。恩格斯也是这样。在《反杜林论》中,他说:“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或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等等。正如朱光潜先生所分析指出的那样:“所谓‘人性的’,……也就是非动物性的。”(2)建国以后,理论界无论从“社会性”、还是从“意识性”、抑或是从“劳动”、“实践”方面解释“人性”或“人的本质”,都是把“人性”、“人的本质”当作人的特性、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属性来对待的。应当说,这是对“人性”、“人的本质”理解的一个严重失误。其严重的后果,是造成了建国几十年来对人的起码的生存欲求(即生物欲求)的粗暴践踏(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是,这种欲求是非人性的)。而以“人的特性”界定“人的本质”,“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就成了“人的特性的对象化”,由此来解释一切美学现象,其荒谬性不言而喻。那么,马克思理解的“人的特性”究竟是什么呢?马克思讲过人的特性是“自觉自由的活动”、是“劳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我国理论界也分别从“意识性”、“劳动实践性”、“社会性”三方面使用“人性”或“人的本质”一语,这三者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这些问题,很有必要作一番澄清。以“意识”、“理性”作为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西方古典哲学的一个传统观念。受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影响,马克思早期也曾将人的特性理解为“理性”和“自由”。(3)大约从1844年开始,他的这一思想逐步发生转变。这一转变的标志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1845年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1845―1846年与恩格斯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一时期,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开始形成。用唯物史观来看人的特性,他发觉原来的观点太肤浅了。从“意识”的内容、本质来看,“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4)从意识的发生史乃至人类的发生史来看,“人使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的第一个历史行动并不是在于他们有思想,而是在于他们开始生产自己必备的生活资料”。(5)可见,人的“意识”是由人类的特殊谋生活动――“劳动”或者说“实践”决定的,“劳动”或者说“实践”是比“意识”更为根本的人与动物的区别。关于这一点,马克思、恩格斯还有一些言论可作参考。马克思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6)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中的作用》中指出:“人类社会区别于猿群的特征……是劳动。”(7)以“劳动”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之后,“意识”还是不是人与动物的区别呢?仍然是的,虽然不是根本区别。《手稿》指出:“劳动”的特征就是“有意识”:“一个物种的全部特性就在于物种生活活动方式,而人的物种的特性就在于他的活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恩格斯在《自然辨证法》中也曾说过:“历史和自然史的不同,仅仅在于前者是有自我意识的机体的发展过程。”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他指出:劳动使猿的脑髓变成人的脑髓,产生了具有意识机能的人脑。

大家都在看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