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二零到底代表什么?五二零是啥意思啊?

五二零代表什么意思 五二零是什么意思啊!

本文目录:

“520”――"我爱你"。

5月20日本来并无特殊,但是因为其谐音“我爱你”,近年来被一些人赋予了浪漫的含义,成为了颇有市场的“表白日”。每年的“520”到来之际,朋友圈、QQ群都是各种秀恩爱,而选择在这一天办理结婚登记的,更是人数可观、蔚为壮观。

在5月20日这个所谓的“爱的表达日”里扎堆结婚,就是为了讨个好彩头,这其实和1314被赋予“一生一世”的含义异曲同工,就是在人为地、主观地为一个原本普通的日子注入爱的因素,就是让原本平淡无奇的一天去充满爱意和温情。

扩展资料:

“谐音”就是“字词的声韵相同或相近”,也有人认为谐音“是利用词语的同音或近音关系引发人们联想的一种修辞方式”。通过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产生出新词,一般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以汉字为基础的谐音词,包括普通话词语谐音词如“笔芯(比心)、鸭梨”(压力)等;方言词语谐音词如“蓝瘦(难受)、香菇(想哭)、灰机(飞机)”,以及“酱紫(这样子)、你造吗(你知道吗)”等;

第二种是以英语为基础的谐音词,如“3Q(Thank you谢谢)、CU(see you再见)、粉丝(fans)、血拼(shopping)”等;

第三种是利用数字谐音构成的新词,如“520(我爱你)、1314(一生一世)”等。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童鞋、稀饭、520”――如何看待新兴谐音词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520”还要成为黏住爱的“502”

五二零是什么意思啊!

520是“我爱你”的谐音。

网络情人节(Network Valentine'sDay)是信息时代的爱情节日,定于每年的5月20日和5月21日。该节日源于歌手范晓萱的《数字恋爱》中“520”被喻成“我爱你”,以及音乐人吴玉龙的网络歌曲中“我爱你”与“网络情人”的紧密联系。

后来,“521”也逐渐被情侣们赋予了“我愿意、我爱你”的意思。“网络情人节”又被称为“结婚吉日”、“表白日”、“撒娇日”、“求爱节”。

扩展资料:

这是虚拟网络世界的第一个固定节日,定在每年的5月20日和5月21日,521,也是520与522之间的非自然整数。

这是虚拟网络世界的第一个固定节日,定在每年的5月20日和5月21日,因为“520”和“521”的谐音都是“我爱你”。520、521,简单的网络流行语言,表达的是人们对爱情的美好向往,但此节日仅为中国网民所杜撰,没有什么实际的国际效应。521,也是520与522之间的自然整数。

5・20和5・21网络情人节这两天,送出的礼物更多倾向于“精神类”的,比如:通过网络或手机给他(她)发出爱的暗示,045692(你是我的最爱)、7758520(亲亲我吧我爱你),对方在正确破译密码时自然得到了你传递的爱意。网络人讲究的是新奇,因此,密码要越有创意越好,你的表白也越容易成功。

参考资料来源:-520

参考资料来源:-521

五二零是啥节日

网络情人节

网络情人节是信息时代的爱情节日,定于每年的5月20日和5月21日。网络情人节源于歌手范晓萱的《数字恋爱》中“520”被喻成“我爱你”。“网络情人节”又被称为“结婚吉日”、“表白日”、“撒娇日”、“求爱节”。

网络情人节时人们通过(手机移动、PC传统)互联网络或手机短信大胆说(秀)爱,甚至送礼传情、相亲寻爱,更有无数对情侣扎堆登记结婚、隆重举办婚宴,很多商家也趁势开展团购、打折等促销活动,网上网下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过节热潮。随着节日参与人数日益增多,各种媒体(报纸、电视、互联网等)竞相报道520、521“网络情人节”、“表白日”、“撒娇日”的节日盛况。

扩展资料:

21世纪初期,互联网世界悄然兴起了一个由数以亿万计的网民自发组织的网络节日――网络情人节。这是虚拟网络世界的第一个固定节日,定在每年的5月20日和5月21日,因为“520”和“521”的谐音都是“我爱你”。

根据“0”和“1”音近或象形所指代的不同,520主要是为女性设定的节日,而521则主要是为男性设定的节日。男性可以选择在5月20日对老婆、女友或喜欢的女神表白“520”(我爱你),5月21日这一天就是确定答案的日子了,被感动的女性记得向老公、男友或心仪的男神回复“521”表示(我爱你)。因此,每年5月20日和5月21日的“网络情人节”也成为了情侣们扎堆登记结婚、隆重举办婚宴 的吉日。

参考资料来源:-5月20日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情人节

谁可以告诉我关于“五二零血案”和“二二八起义”的具体内容

1947年5月20日南京、上海、苏州、杭州学生六千余人在南京举行了“挽救教育危机联合大游行”,提出增加伙食费及全国教育经费等五项要求,遭到了国民党军警的残暴镇压。国民党派出大批军警用水龙冲击学生游行队伍,用棍棒毒打学生,当场流血,受伤一百一十八人,又非法逮捕请愿学生二十余人;同日,天津学生的游行变遭袭击,伤达五十余人,造成有名的“五二零血案”。但学生爱国运动,在广大人民支持下,并没有被镇压下去,从此以“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为口号的学生罢课示威运动和工人罢工、教员罢教等各界人民反蒋反美斗争,遍及六十多个大中城市。

1947年2月27日傍晚,专卖局台北分局的缉私人员抓获了女烟贩林江迈并将其重伤。围观群众被激怒,要求严惩凶手,但遭到台北市宪兵队的拒绝。

至28日早晨,行政长官公署仍未对此事表态。台北市爆发了大规模的群众示威游行,全体商行响应罢市。游行人群包围行政长官公署,提出取消专卖局,惩办凶手等5项要求。但现场却发生枪击事件,当场有3人死亡3人受伤。下午,示威群众在中山公园集会,并占领了广播电台,号召全省人民起来反抗暴政。台北发生全市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事件很快波及全省各地。同日,陈仪宣布全省戒严,并动用军警抓人。

3月1日起,事态进一步扩大,基隆、高雄、宜兰、桃园、新竹、嘉义、花莲等市县纷纷组成以工人、农民和青年学生为主的武装队,攻打国民党军队的兵营据点、仓库、飞机场,占领县市政府,捣毁国民党党部、逮捕惩办国民党特务。同日,台北各界成立“二二八事件处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处委会”],提出了“处理大纲”32条[后增加10条],要点是制订台湾省自治法、规定省县市选举法及劳动保护法;强调政府部门和军队应吸收台湾省人参加;撤消专卖局、台湾警备司令部、集中营等;保证人民有言论、出版、罢工等自由,这些内容反映台湾人民因不满国民党统治而提出“台湾自治”的政治要求。处委会的建议遭到陈仪的拒绝。

事件一发生,陈仪即电告蒋介石,建议“中央宜速增兵”。9日,2万军队登陆基隆、高雄,在台北、基隆、高雄和嘉义等主要城市大肆镇压起义群众。13日凌晨,陈仪下令“与二二八事件有关的嫌疑人士,不问姓名,当场处决”。各地类似“处委会”组织的领导人、一些政府官员以及报道事件真相的新闻界人士都遭到捕杀,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误杀误抓的。二二八事件中数千名台胞伤亡。

3月中旬,国民党召开六届三中全会,会上陈仪遭到刘文岛等55位委员质疑,被迫提出辞呈,以对“二二八事件”的后果承担责任。17日白崇禧受命赴台处理善后事宜,至25日,国民党政府宣布“二二八事件”已经解决。之后,国民党政府取消台湾行政长官公署,设立省政府,由魏道明接替陈仪任主席)。

大家都在看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