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是指哪几位皇帝和帝王?哪些人被称为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到底指的是哪三皇哪五帝? 三皇五帝指的是哪三皇哪五帝?

本文目录:

中国自古以来就流传着“三皇五帝”的传说。可是很多人却不知道“三皇五帝”究竟是哪“三皇”、哪“五帝”。对于三皇五帝的说法很多,但是,至今都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

第一种、“三皇”指的是:天皇,地皇,人皇。五帝:东方天帝太昊伏羲,南方天帝炎帝神农,西方天帝少昊天金天,北方天帝颛顼高阳,中央天帝黄帝轩辕。

第二种、“三皇”指的是:燧人、伏羲、神农。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第三种、“三皇”指的是:伏羲、神农、共工。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舜。

“三皇五帝”不仅是远古部落社会的一个缩影,它更是一个有着重要意义的称号。在久远的原始社会,由于,基本没有生产技术和狩猎技术的存在,女性角色天生具有细致的观察力,在采集活动中,更是扮演着非常重要角色,所以,在原始社会里,女性就是一家之主,那时的社会又被称为“母系社会”。

而进入文明时代后,狩猎技术的发展和早期农耕的出现,“母系社会”开始向“父系社会”转变,而此时,“三皇五帝”就是这个转变时期的重要证明。在强大的自然面前,脆弱的部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角色作为支撑,部落的发展也需要有一个高瞻远瞩的领袖进行一些对外扩张,所以,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男性角色就显然更加适合。而此时,三皇五帝就成为了那些带领族人走向强大的英雄人物的一个尊称。

我们普遍认为,秦统一六国之后,中华大地才真正进入到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尤其的是在辉煌盛世的唐帝国,唐王朝的统治者,更是被许多少数民族和藩国尊称为“天可汗”。其实,我们如果仔细研究“三皇五帝”这个远古时期的尊称,便会发现:中华大地统一多民族的特性,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显露了出来,“三皇五帝”也正是远古社会多民族相互融合发展的产物。

在上面我们也说到,所谓“三皇五帝”,其实,就是部落里的英雄人物。而在文明社会的早期,由于,人口的增长,一些大的部落势必要扩张其领土范围,实现部落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在对外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爆发一些冲突和战争。战胜的一方将拥有更多的领土和人口,而战败的一方,则面临灭族,以及兼并。

可以说,在这个过程中,就是不同部落的融合,更是民族之间的大融合。

我们可以看到,在“三皇五帝”几个不同的说法里面,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和“炎帝”两者反复出现。在远古部落社会的历史中,曾有过几场重要的战役,其中,一场奠定中华民族的基本格局战役就是涿鹿之战,“黄帝”联合“炎帝”战胜了强大的“蚩尤”,这一战使得“黄帝”取得中原大地的绝对统治权。最终,在“黄帝”的领导下,“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等多种不同的民族部落也开始逐渐的融合在一起。

其实,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广阔的神州大地上,曾经也发生过许多有趣的故事,或稀奇,或古怪:创世神“盘古”开天辟地,巍峨的九州自混沌而出,“女娲”捏泥成人,自此,沉寂的九州有了生气,高大的“夸父”追逐着烈日,九州大地时刻向往着光明…………这些上古传说,就是原始先民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

三皇五帝指的是哪三皇哪五帝?

三皇五帝是中华上古杰出首领的代表,惟归谁人说法众多,口耳相传下年代已经久远不可考,在不同著作中分别有不同的说法。基本上,无论是按照史书记载或者中国神话传说,都认为三皇时代远早于五帝时代。大致上,三皇时代距今久远,或在4,000至5,000年至7000至8000年前,乃至更为久远,时间跨度亦可能很大;而五帝时代则距夏朝不远,在4000多年前。三皇时代处于约6000年前到4000年前,是中华文明的萌芽发展期。历史资料表明,漫长的三皇时代是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的转变期,如早期的女娲也常被列为三皇之一,这个传说纪录了母系部落的特征。到五帝时代,已经是父系的部落联盟社会,不过女子仍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嫘祖等女子人物在文明发展中也有很大的贡献。五帝时代文明是三皇时代文明的延续。以文字为例,传说伏羲创造八卦、文字,而在黄帝时代仓颉造字,文字愈加成熟。女娲、伏羲时代的龙崇拜[2],在炎黄时代进一步发展。传说炎帝(指末代炎帝)、黄帝皆神农后裔[3],炎帝即神农部落首领,也是各部落联盟的首领、天子共主,当时神农部落已世衰,黄帝和伏羲(有人认为盘古即为伏羲)部落有密切的传承关系,后来黄帝取代炎帝成为天子,为五帝之首,五帝以后即为夏、商、周时代。
五帝时代在约4000多年前,当时,黄河流域有一个姬姓部落,首领是黄帝,主要从事农业劳动,还有一个以炎帝为首的姜姓部落,双方经常发生摩擦,两大部落终于爆发了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两个部落并且结为联盟,最后,黄帝又征服了周边各个部落,黄帝时代华夏文明取得很大发展,华夏部族由此产生,现在的中国人称自己是“炎黄子孙”也是来自于此。
亦有观点认为夏朝之前存在虞朝,《左传》、《国语》等史书中“虞夏商周”四代连称之句甚多,古籍中可考君主名有数个,虞朝可能不止虞舜一位君主。不过由于历史久远,史实与传说混杂一起,难以考证。
三皇五帝时期为中国早期最重要的发展,例如钻木取火、行医等,皆对后世的中国文化有远大的影响。

历史上的三皇五帝是指哪三皇 哪五帝?

三皇:

指燧人氏(天皇)、伏羲氏(人皇)、神农氏(地皇)也有说三皇为伏羲、女娲、神农氏,还有另外几种说法,具体说法不一,但一般以这两种为主。

五帝:

指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也有说轩辕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另有其它说法一般以这两种说法为主。

三皇五帝,并不是真正的帝王,指的是原始社会中后期出现的为人类作出卓越贡献的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后人追尊他们为“皇”或“帝”。道教则把他们奉为神灵,以各种美丽的神话传说来宣扬他们的伟大业绩。

扩展资料:

传说中的原始个体部落时期(前9684------前4464年):

1、天皇氏:别号天灵前9684----前7884年在位。天皇氏为创世大神盘古氏之子,地皇氏之父,开天辟地之后的首位中国部落首领。[按照另一种说法,天皇氏即伏羲氏。与人皇女娲氏、地皇神农氏(即炎帝)并称为“三皇”。

2、地皇氏:定都于熊耳龙门之山岳(即今河南省洛阳市熊耳山、龙门山一带),前7884----前6084年在位。传说地皇氏为盘古氏之孙、天皇氏之子,人皇氏之父。(一说地皇氏即神农氏,与天皇伏羲氏、人皇女娲氏并称为“三皇”)。

3、人皇氏:又号居方氏,前6084----前4724年在位。定都于今山东省日照市(即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两城镇遗址),人皇氏为地皇氏之子,提挺氏之父。(一说人皇氏即女娲氏,与天皇伏羲氏、地皇神农氏并称为“三皇”)。

4、提挺氏:又号黄神氏。前4724----前4694年在位,定都于今淮河流域,具体地点不详。提挺氏为人皇氏之子,通姓氏之父。另外据传八仙之一的汉钟离(复姓钟离,名权。东汉时人,故称汉钟离)即为提挺氏转世。

5、通姓氏:又号皇覃氏、离光氏。前4694----前4664年在位,定都于中国南方(史载通姓氏定都于地名为“衡”的地方,参考湖南衡山为南岳的情况,以此推测可能为今南岳衡山所在地湖南省衡阳市)。通姓氏乃提挺氏之子,有巢氏之父。

6、有巢氏:又号巢皇、大巢氏。前4664----前4464年在位,定都于今安徽省巢湖市(即今安徽省含山县(现属马鞍山市)铜闸镇凌家滩遗址)。后迁都于今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山。有巢氏为通姓氏之子,燧人氏之父。

参考资料:-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都是哪里人(与现在的省份对应)

关于三皇五帝的说法有很多种,千百年来,争论不止。今天,就挑其中的一种说法来简单介绍一下。

三皇:伏羲氏、燧人氏、神农氏

伏羲氏
传说,伏羲氏是雷神和人间极乐国王的女儿所生的儿子,他的妹妹就是女娲。

伏羲氏教人结网捕鱼,耕田狩猎,为原始渔业、牧业和种植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他还教会人们圈养牲口,驯服牛马。

伏羲氏还创作了音乐,制作出了琴瑟。

他观天察地,创作出了八卦,用来定天地之位,占卜祸福吉凶。

伏羲氏还制定了嫁娶时的礼节,还给人们规定了姓氏。建立了互相通婚,嫁娶生育的制度。


燧人氏
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的方法,结束了人类艰难呵护“天然火”的历史,让火变得随时随地皆可拥有。

他教会了人们把食物烧熟了吃,使人们摆脱了茹毛饮血的时代。


神农氏
相传,神农氏的母亲叫“安登”,与神龙交合后,在烈山生下了他。自幼在姜水边长大,因此以“姜”为姓。

神农氏发明耕种的方法,他命百姓把谷种收集在一起,然后播在开垦过的田土上,以后百姓便照这方法耕植五谷。

从此人们不再只仰赖自然,靠采集狩猎为生。

神农氏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走遍山川平原,尝尽百草。为人们寻找能够治病的草药,经过多年努力,最终选中几百味草药,治好了不少人的病。

他是中国草药治病的祖师爷,为中国以后的医药发展打下了基础。


五帝:黄帝、颛顼(zhuān xū)、帝喾(kù)、尧、舜

黄帝
黄帝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后改姓姬,号轩辕氏或有熊氏。他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的伟绩载入史册。

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

他带领中华文明从野蛮向文明发展,从而人们将他奉为“人文始祖”。


颛顼(zhuān xū)
相传,颛顼是黄帝的孙子,号高阳氏,居住在今河南省濮阳附近。

黄帝时代虽然统一了中原地区,但和蚩尤部族一直处于对立局面。直至颛顼,才形成各民族真正统一。

颛顼创制了中国九州的建置区划。其中明确规划,兖、冀、青、徐、豫、荆、扬、雍、梁这九州的名称和分辖区域。

他所统治的地盘极大,北到现在的河北省一带,南到南岭以南,西到现在的甘肃一带,东到东海中的一些岛屿。

他聪明敏慧,足智多谋,在民众中有很高的威信。


帝喾(kù)
帝喾,名高辛,是黄帝的曾孙,也是颛顼的同族侄子。

在颛顼统治时期,虽然划分了一年四季,但对指导农业生产却没有科学的时令界定。帝喾继位后,从天象与气候变化中探索规律,划分四时节令。指导人们按照节令从事农业生产,使华夏农耕文明走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帝喾还率领先民在自然界中不断探索,并且发现了金、银、铜、铁、铅等矿藏,还逐步掌握了金属冶炼技术。

帝喾擅长教诲民众、为人公正,深受人们爱戴。



尧,名放勋,是黄帝三世孙。他统治期间氏族和睦,百姓安居,国号唐,后世称其为“唐尧”。

尧在位时,命人观察日月星辰测定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制定历法,以366天为一年,并用闰月来调节偏差,这便是我们沿用至今的农历。

他还完善了国家制度,开创了禅让制的先河。

晚年的尧虽然禅位给舜,但他仍然巡狩四方,继续扩大着华夏民族的影响力。



舜,姓姚,名重华,字都君。冀州人,都城在蒲阪(今山西永济)。

舜,宽厚待人,以孝闻名,30岁受尧的重用,50岁代行天子,61岁正式继位,在位39年。

舜在位期间,修善律法,向全国颁布统一法规,让天下之人依法行事。

他还确立了官职,制定仪礼,体恤民情,教化万民,友善诸部,治理水患,发展农业,开疆扩土。

在他的英明统治下,选贤用能,四海咸服,府库充盈,人们生活欣欣向荣,国家高速发展,人口不断扩充。

在舜的精心治理下,部落制得到了高速的发展,这为向奴隶制社会的转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家都在看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