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体裁以什么为主?论语是以哪种体裁为主?

论语以语录体和什么体为主 论语是以什么体和什么体为主

本文目录:

《论语》首创语录之体。
《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语”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 派派小说论坛为您解答

论语是以什么体和什么体为主

《论语》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

《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与《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五经”,总称“四书五经”。

《论语》内容主要包括:道德、修养、礼乐、政治、人格等。

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论语》多为语录,但都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孔子曾问礼于老子,圣人很谦虚的求教。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和对弟子的高度责任心。

此处提供一段论语原文赏析:

【原文】

子曰(1):“学(2)而时习(3)之,不亦说(4)乎?有朋(5)自远方来,不亦乐(6)乎?人不知(7),而不愠(8),不亦君子(9)乎?”

【注释】

(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5)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音yùn,恼怒,怨恨。

(9)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译文】 孔子说:“经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来,不是很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的能力,我也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参考资料

寓言故事网: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什么体著作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叙事体的著作。
《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与《诗》、《书》、《礼》、《易》、《春秋》等“五经”,总称“四书五经”。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语录体” 。是中国现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内容梗概:
道德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当仁不让于师。
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君子可欺也,不可罔也。
克己复礼为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爱人,知人,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修养
君子无所争。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礼乐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政治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而已矣。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人格
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子之所慎:齐、战、疾。
子不语怪。力。乱。神。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唯酒无量。不及乱。
食不语。寝不言。
温。良。恭。俭。让。
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知其不可而为之。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过犹不及。
临事而惧。好谋而成。
颜回:不迁怒。不贰过。
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礼之用,和为贵。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君子思不出其位。
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以什么形式为主、?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大家都在看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