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为何下杀手岳飞?为什么秦桧要谋害岳飞?

秦桧为什么要杀岳飞? 秦桧和岳飞的故事

本文目录:

秦桧杀岳飞的原因是岳飞阻挠议和。
绍兴十一年(1141年)二月,兀术再次南下,宋将邵隆、王德等连战皆捷,收复商州、庐州等地。 三月,秦桧传谕张俊、杨沂中、刘班师,濠州失陷,金兵北还。四月,秦桧密奏高宗“论功行赏”,收回诸将兵权,韩世忠、张俊、岳飞相继回朝,分别被任命为枢密使和副使,高宗撤掉三个宣抚司。六月,秦桧进封为庆国公。七月,《徽宗实录》修成,升为少保,加封冀国公。九月,兀术有求和之意,秦桧上奏宋廷,派刘光远、曹勋出使金国,商议以淮水为界,宋割唐、邓二州。随后又派何铸回访,答应金的条件。十月,秦桧让谏官万俟l弹劾岳飞,张俊又诬告岳飞部将张宪谋反,岳飞父子被押送大理寺。十一月,金帅兀术派萧毅等到临安,宋金签订绍兴和议。十二月,因岳飞在议和、立嗣等问题上和自己冲突,秦桧便诬告岳飞曾说自己和宋太祖都是三十岁任节度使,谩侮先皇、意图谋反,又以受诏不救淮西等罪名,将岳飞赐死狱中。

秦桧和岳飞的故事

南宋大奸臣秦桧陷害抗金英雄岳飞的故事:

【历史背景】

公元1140年,就在岳家军准备渡过黄河,扩大战果之时, 秦桧却鼓动宋高宗与金人议和,并以宋军立即撤军作为议和的条件。岳飞知道后上书朝廷说:“金人的锐气已经丧尽,辎重已全部抛弃,正迅速渡河向北逃窜;各地的豪杰纷纷来归,将士们士气高涨,奋勇杀敌。我大宋收复失地,重振雄威,正是时不再来,机难轻失。”

秦桧深知岳飞的抗金志向不可能改变,就先将韩世忠等另外几路大军的统帅调回,然后说岳飞孤军不可久留,必须赶快班师。高宗为此一天之内竟向岳飞连续发出十二道金牌。岳飞悲愤地叹息道:“十年努力,毁于一旦!”

秦桧为人阴险,大臣们多怀疑他为金人的内奸,但宰相范宗尹与他素来有交情,便向高宗极力推荐。

宋高宗正想与金人议和,因此与秦桧一拍即合,立刻任命他为礼部尚书,不久又升任他为宰相兼枢密使。秦桧掌握了南宋王朝军政大权以后,便一心要同金人议和,把坚决抗金的岳飞看成心腹大患。他看到岳飞北伐即将成功,便大耍阴谋,百般破坏,假传圣旨命令岳飞停止追歼金兵。

秦桧将韩世忠、岳飞召回京城后,就让宋高宗封韩世忠为枢密使,岳飞为副枢密使,名义上是升了官, 实际上是夺了他们的兵权。完颜兀术见状,便送密信给秦桧,说:“你朝夕向我大金求和,但岳飞却天天想用武力夺我中原。你一定要杀掉岳飞,我们才会同意议和。”秦桧也怕岳飞活着,自己最终没有好下场,于是就下决心要杀害岳飞。

右谏大夫万俟l原来就忌恨岳飞,曾向秦桧说过岳飞许多坏话。秦桧就任命他做言官。他们又唆使何铸、罗汝楫等官员先后上书弹劾。岳飞见群奸联手攻他,便连续上书请求辞职。

不久,岳飞改任两镇节度使。但秦桧还不肯罢休,他知道大将张俊与岳飞不和, 就煽动张俊诬告岳飞的部将张宪阴谋兵变,策划归还岳飞兵权。宋高宗一听岳飞有兵变的危险,十分震怒。秦桧乘机将岳飞和他的儿子岳云、部将张宪抓进监狱。岳飞见使者来抓他,很坦然地笑笑说:“皇天后土,可表此心。”这时是公元1141年十月。

秦桧先命御史中丞何铸审讯。但何铸并未查出岳飞的罪证,让秦桧非常恼怒,就改命万俟负责审问。万俟也找不到岳飞的任何罪证,便捏造事实,谎称岳飞和岳云曾给张宪写信,张宪才用虚报军情的办法,促使朝廷恢复岳飞的兵权。他们又迫使岳飞的部将孙革等作证,诬陷岳飞。

直到年底,秦桧一伙绞尽脑汁,罗织罪名,也无法将岳飞定案。大理寺丞李若朴、何产犹,大理卿薛仁辅都认为岳飞无罪,但他们都被秦桧贬到外地去了。平民刘允生上书为岳飞伸冤,竟被处死。

岁末那天,雪花纷飞。秦桧夫妻在东窗下取暖喝酒。秦桧一心要置岳飞于死地,但没有证据,怕引起公愤,因此心事重重。

秦妻王氏便冷笑说:“缚虎容易放虎难。”秦桧这才下了决心,马上写了一张小纸条,命人将岳飞秘密杀害于狱中。岳云、张宪同时被害。奸臣夫妻,酿下了这起千古奇冤。

最终,秦桧为了他的权势,置国家安危于不顾,屡次向金国求和,陷害忠良、结党营私。他是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之一―秦桧是南宋期间的一个传奇人物,长期以来也一直被世人视为汉奸或卖国贼,因其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岳飞而遗臭万年。


【人物介绍】

岳飞(1103年-1141年),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今河南省汤阴县),南宋初期主战派官员,抗金名将。

岳飞是南宋时期杰出的抗金将领,在其去世后,以他为题材的文学创作层出不穷,几乎都对岳飞冠以“精忠”二字,清末时期的革命党人将岳飞认为是民族英雄,其抗击侵略的精神也被人称为“岳飞精神”流传后世。宋史评价岳飞:性格忠诚慷慨激烈,议论公正持平,不屈服于人,最终因此而被害。




秦桧为什么要杀死岳飞?

岳飞之死应该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有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
(1)先说秦桧,作为当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当朝宰相,朱熹说他“正以其始则唱邪谋以误国,中则挟虏势以要君”,说秦桧玩弄高宗于鼓掌之上,可见当时秦桧权利之大。作为一名坚定的求和派,秦桧被认为是金国在大宋的代理人,他自己也明白,只有金国存在他才有价值,才能保证自己和子孙后代的荣华富贵。这显然是和岳飞这个主战派的思想是对立的,所以秦桧本身是想杀岳飞的。
(2)再说高宗,朱熹的说法难免有为高宗开脱的嫌疑,因为被一个乞和派的权相玩弄于鼓掌之间的皇帝别说35年,35天都当不了。秦桧病重将死之时高宗就下令将秦桧家三代人一起免官,可见秦桧其实也只是高宗利用的棋子而已,失去利用价值后照样难免兔死狗烹的下场。其实高宗是经常在主战派和乞和派之间摇摆不定的(不然抗金队伍也不会这么壮大),后来秦桧的劝解、支持、施压才慢慢坚定了高宗乞和的决心。所以才有后来的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解除抗金将领兵权(授予岳飞枢密副使的职位,明升暗降),风波亭杀岳飞等等事件。可以说正是由于高宗的幕后支持,才能让乞和派成为朝中的实力派,否则光靠秦桧是做不成这些事的。
另外,别忘了重要的一点,高宗赵构是个皇帝。作为偏安一隅的南宋皇帝,当然要打着北伐抗金,迎回二圣的旗号,可是若要说他为了王朝的复兴可以放弃皇帝宝座,这恐怕任何一个皇帝都做不到,所以高宗其实是不愿意北伐成功的,秦桧对岳飞的杀心正中高宗下怀。
(3)最后说说岳飞,岳飞是忠臣,是名将,这是绝对的。可并不是忠臣名将就一定得皇帝的喜爱和信任。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忠臣名将不太懂得为臣之道。官场上相互倾轧在所难免,但心情耿直的岳飞却不明白,在受到些许刁难嘲讽后就上书辞职,不等高宗批示就离任回家,说白了就是撂挑子不干了,非得高宗派人请他还军,苦劝数日才答应。这样的娇孩子皇帝不喜欢。另外,岳飞认为只要自己的出发点是忠心那就是对的,于是他建议高宗立养子赵瑗(即宋孝宗)为太子,这实在让高宗反感,因为立太子的问题在任何朝代都异常敏感,大臣指明立太子的对象上书建议,皇帝都难免心有芥蒂。可岳飞似乎不懂这些帝王心思,满脑子都是精忠报国,这不是高宗想要的臣子。
可见,岳飞之死是以高宗和秦桧为首的乞和派发动实施的。伴君如伴虎,岳飞本身的性格缺陷又是其中的必然因素。

岳飞之死的真正原因,宋高宗赵构、秦桧为什么要杀害岳飞?

宋高宗赵构、秦桧要议和。

完颜兀术答应议和的首要条件就是——必杀岳飞。

宋金议和原本要成功,完颜兀术发动政变掌权后,废除对宋和议带领大军南下攻宋,金军南下宋高宗赵构还是不答应岳飞出兵。

在金军包围顺昌情况危急的情况下,宋高宗赵构没办法才让岳飞出兵,顺昌解围后,宋高宗赵构让李若虚去跟岳飞说立即回师,只能防守不能进攻,不让岳飞北伐。

李若虚曾在岳家军任职,也是主战派,岳飞告诉他收复中原的机会只有这一次,李若虚也支持岳飞北伐。但是宋高宗赵构的命令是不让岳飞北伐,岳飞假装不知道宋高宗赵构的命令,毅然挥师北伐。

岳飞率岳家军北伐,郾城之战、颍昌之战大败金军,抵达朱仙镇时,再一次接到宋高宗赵构撤退的命令。由于岳飞是在宋高宗赵构没有同意下孤军北伐,没有援军没有粮草,对岳飞情况不利只能撤退。

岳飞班师回朝后,知道这辈子都不可能再次北伐,于是自动请求解除兵权回去种田。

但是宋高宗赵构没有答应,因为这时候金军还没有答应议和,隔年完颜兀术又南下进攻淮西,岳飞率军前去支援。

这次完颜兀术进攻南宋再次失败,无奈答应与南宋议和,但是完颜兀术咽不下这口气,要求议和的首要条件就是必须先杀掉岳飞。

宋高宗赵构和秦桧就开始布局对岳飞的迫害,先解除张俊、韩世忠、岳飞的兵权。

宋高宗赵构借柘皋之战的功劳,也就是最后一次对金战争,升张俊、韩世忠为枢密使、岳飞为枢密副使,收了他们的兵权。

岳飞没有兵权后,万俟l、罗汝楫就诬蔑岳飞支援淮西时逗留不前,岳飞被罢去枢密副使的职务,给了岳飞万寿观使的闲职。

岳飞于是自请回去庐山隐居,岳飞此时无兵无权,宋高宗赵构、秦桧就开始对他下手。

至于岳飞要迎回二圣,岳飞要谋反,拥兵自重,不过是秦桧口中的莫须有罪名。

大家都在看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