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是谁?北宋灭亡的原因有哪些?

社评:北宋灭亡之祸始于童贯,而真正灭亡的原因却是多方面造成的 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你知道是谁吗?

本文目录:

本篇为《宋论》卷八《徽宗》第三条。阅读时间:10分钟

靖康之变二帝被掳

北宋末年的靖康亡国之祸,是从大宦官童贯开始的。是他相信了不能相信的凶残夷狄,任用了不能任用的反叛之人,向即将灭亡的契丹辽朝逞能,使北宋政权灭亡于刚刚兴起的女真人之手。后来,南宋理宗又重蹈覆辙,以至于最终结束了宋朝的国运。

直到后来,还有人因为坚持以夷制夷的策略而导致失败亡国的。谁都清楚,这是他们自己跳入危险可怕的陷阱中去的。但宋朝一再失误以致亡国的原因,不仅仅是这一点。

即使宋徽宗听从高丽的建议,接受郑居中、宋昭的进谏,驳斥了童贯、王黼(fu)的奸计,拒绝了马植、张㲄(ku)的请求,不对辽朝出兵攻击,而且还运送钱粮、派出援兵来保卫辽朝,就能一定使辽朝的燕王耶律淳不被打败、逃跑而死吗?就能一定使辽臣左企弓坚守住燕山而不被攻下吗?就能使女真人不兵临黄河以北而向我逼近吗?就能阻止女真人不迅猛地渡过黄河而向汴京进攻吗?

如果能,那么联合与不联合女真都是一样,援救辽朝与宋金联合夹攻辽朝都是一样。童贯挑起是非,自然要承担败亡的罪责,但宋朝的灭亡,不只是童贯一人的谋划不当造成的。

大太监兼枢密使童贯

不用夹攻的计策,而是援救辽朝,使辽朝得以保存并为我抵御女真,这是一种说法。但宋朝哪能有力量援救辽朝而保存它呢?当时的辽朝已经就要崩溃灭亡了,但宋军第一次进攻,童贯就在白沟打了败仗;第二次进攻,刘延庆、郭药师又在燕山战败。进攻不能取胜,援救也就不会成功。连力量弱小得就像即将熄灭的火把一样的辽将萧幹都不能对抗,还能抵抗势力正旺盛得像延烧原野的大火一样的女真将领粘没喝(耶律宗翰)吗?既抵抗辽朝而不援救它,又抵抗女真而不与它联合夹攻辽朝,就不会引来女真而使其窥视到中原力量的强弱,这样就可以坚守原来的疆界,以镇静来震慑他们,这是一种说法,也有一定道理。

但是,如果女真灭掉辽朝,占有燕云十六州,南下到赵、魏地区,凭借其新兴而不可阻挡、勇往直前的气势,窥伺黄河以北地区的肥沃土地,派遣一名使者来索取岁币,到那时,答应得不迅速,就会激起他们的愤怒,答应得迅速,就会增加他们的轻慢欺凌之心。他们还能停止进攻,以燕山别分疆界,并自觉遵守界线,而不用吞并辽朝的方式来对付我吗?

由此可见,联合女真夹攻辽朝,援救辽朝,以镇静处之,这三种办法都不能自我保全。

可以说,宋朝到此时想要避免女真的进攻,已经很难了。

宋辽澶渊之盟

自从在澶州与辽朝缔结和约以后,毕士安就撤掉了河北地区的军事防务,名义上是为了休息调养,但实际上却开启了宋真宗假造太平盛世的享乐心理,在大肆祭祀天地鬼神和营建土木工程中度过了十八年。

宋仁宗以温和安抚作为保卫国家的策略,辽使刘六符一到,就唯恐不及地马上增加给辽朝的岁币,在辩论纷争中白白地消磨了四十一年的时光。

契丹使团访问大宋

宋神宗有发愤图强的志向,但却做了不切实际的错误谋划,既使得国内百姓因搜刮而凋敝不堪,也使没有经过训练的士兵到远的熙河去攻打西夏;等到辽朝派人来索取土地,就立即割让领土给他们。虽然他心里想着奋发有为,暂且先等待时机,但最终也没能展示出制敌取胜的实际策略。

宋哲宗元祐以来,新旧两党一直在朝廷上争论不休,心里根本不考虑北边的敌人,就这样又度过了二十多年。边疆上没有能够任用的将领,军队中没有能够战斗的士兵,城池堡垒坍塌湮没,戍守士兵逃离散去。

宋徽宗又只知道游玩,败坏国家法度,忘记了时间在一天天地过去。总计起来,这样的日子将近有一百年。于是,终于形成了想进攻却没有进攻的能力,想援救却没有救援的能力,想镇静处之也不能成功的局势。那些请求停止夹攻辽朝的人,他们所能想到的也只有“停止夹攻”这一点,至于停止夹攻以后,又将谋划一个怎样的策略来保卫国家,他们是不知道的。

因此说,靖康之祸是童贯的失误造成的,但这不只是童贯一人的失误。

大宋仁人志士很多

即便如此,难道宋朝当时就真的没有什么能够凭借而自我振作起来吗?

从财政税方面说,宋徽宗虽然奢侈,但还没有像隋炀帝杨广那样,把钱时像泥沙一样浪费。如果把全国的财力都用来抵御一个女真,还是有剩余的。

从兵力方面说,后来河北、河东地区的民众,曾以村为屯、以里为呰,抗击金军,就是转徙到江南以后仍然发挥了重大作用;后周世宗也曾仅凭几个州的军队,在纷扰动乱的时代,与强大的敌人战斗,结果上阵一挥,敌人很快就被打敗。这些士兵都不是训练了十年以后才用来打仗的。

从将相方面说,宗泽自然是东晋名将陶侃一样的人物;张孝纯、张叔夜、刘子羽、张浚、赵鼎等文臣都已经居官任职,其才能、志向都值得信赖;刘光世、张俊、韩世忠、岳飞等武将,有的已经在率军打仗,有的正从民间兴起,其勇敢、谋略已经表现出来。而事实上,这些人一被任用就取胜了,朝廷一召唤,他们就来了,并不是没有人オ。宋朝有财力而不知道该怎样支配,有兵力而不知道该怎样使用。这不是别的原因,就是不能发現人才、不能任用人才。从而宋朝的灭亡,无论如何都是必然的了。

大宋的对辽国策就是消极防御

不能发现人才还勉强说得过去,不能任用人才就说不过去了。这哪里只是因为宋徽宗的昏庸、蔡京的奸邪而败坏于一时的呢?自从赵普进献出猜忌、防范武将的计策以来,宋朝建立的一百多年中,君臣上下无不对武将恐惧害怕,一味以压抑优秀将领为稳国根基的高明策略。

贼配军狄青出将入相后备受文官打压

于是,那些统兵在外的将帅和从军的人,都把能安身保命作为最大幸福,害怕建立战功而招来祸患。因此平定方腊、攻取熙河以后,要不是童贯因其宦官的身份而没有受到猜疑,是没有人敢承担战胜的功绩的。满屋子都是争辩的声音,但从门缝里仔细观察,却静悄悄了无一人,这种情况在宋朝已经很久了。

因而即使没有童贯引诱女真来进攻,宋朝就能永远避免这种结局吗?汉朝任用南单于攻打北単于,结束了匈奴的侵扰之祸;封闭关卡,拒绝与西域的往来,巩固了河西地区的防守,但这些都只有汉朝才做得到的。朝廷有计划,将帅有策略,那么夹攻辽朝是可以的,援救辽朝也是可以的,以镇静处之更是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只要有能胜任的人就行。

文/编辑乐乐

原创/王夫之 译文/王嘉川 公子权

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你知道是谁吗?

对于北宋灭亡的原因,众说纷纭。元丞相脱脱在修《宋史》的时候,认为北宋灭亡的原因在于“溺信虚无”。溺信的主体无疑是宋徽宗,而溺信的对象便是林灵素,而这个林灵素也可以说是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之一。

林灵素,字通叟,浙江温州人,职业是一名道士。《宋史》记载其“少从浮屠学,苦其师笞骂,去为道士。善妖幻,往来淮、泗间,丐食僧寺,僧寺苦之。”后来无意中他得到了宋徽宗的赏识,宋徽宗问其有什么才能,林灵素说:“臣上知天宫,中识人间,下知地府。”

就这样,林灵素靠着吹牛跻身朝堂,赐号通真达灵先生。

随后林灵素提出了“神霄说”引诱宋徽宗成为“教主”,掌握北宋教权。他通过教主在全国建立了庞大的神霄派组织,编造了大量道书。

后来林灵素装神弄鬼、干预朝政、妖言惑众、排除异教、勾结奸臣、结党营私,加重了朝廷的腐败无能。同时,其也加重了北宋政治腐败,经济危机的程度,造成宗教矛盾异常尖锐,由此引起阶级矛盾激化,客观上把北宋王朝推到了灭亡的边缘。

曾经辉煌于世的北宋王朝,为什么数年间,轻易被金国灭亡?

赵匡胤建立的北宋王朝,是历史上较为繁盛的时期之一,无论从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都曾经辉煌一时,尤其是文化,用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的话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称为文化昌隆之世,丝毫不为过。那么,这样一个经济上并不落后,文化上又如此繁荣的王朝,为何被金人数万之众、数年之间,就轻易灭亡了呢?

第一个原因是,外交政策的多变。北宋的外交政策,实在是变化多端,不能有始有终。当时,环伺于中原的外族势力主要有西北党项族建立的夏国、北方契丹族建立的辽国和后来在东北女真族建立的金国。与西夏的交往,一直处于被动地被党项族左右的局面,西夏边事一起,便打打和和,打则有胜有败,和则输钱送帛,被动的局面持续百年,被西夏牵着鼻子走,让西夏主导了政策方向,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

与辽国也是,宋朝先是主动出击,想收复燕云十六州,结果常常落败,本来在澶州之战后,双方缔结“澶渊之盟”,边境友好,互通商贸,但金国一强大,进攻辽国之时,却落井下石,与金签订“海上之盟”,联金灭辽,最后唇亡齿寒,引狼入室,自取其祸。

第二个原因是,地方政策的弱化。北宋的军事政策,在宋太祖赵匡胤时期,因害怕武夫乱国,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大将的兵权,又通过收精兵,将地方精锐收归中央,中央再派通判到地方,削弱地方节度使的指挥权。同时,还收掉了地方的财政权。

唐代以来,地方节度使不仅掌握着兵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包括所有的赋税收入也全归节度使掌控,偶尔向中央政府缴纳部分,也不过意思意思,稍事进贡而已。宋太祖时,朝廷开始将各州每年所收民租,除日常开支外,其他征收的钱粮、布帛,全部收归中央,后来的转运使,就是专门负责此项工作。通过这三个手段,地方上就没有了主动权。地方上既没有主动权,地方无论军事、经济,都处于相当弱势的境地,地方的积极性也严重受挫,所以外敌一来,除了边境和京城,其他地方几乎一打即溃,金兵一来,如入无人之境。

第三个原因是,军事政策的僵化。在军事上,北宋建立了枢密院三衙统兵制。三衙分别是殿前司、侍卫亲军步军司、侍卫亲军马军司。枢密院相当于现在的总参机构。枢密院三衙统兵体制的建立,将兵权一分为三,枢密院有调兵之权,却不管军队,三衙管军队,却无调兵之权。遇有战事,由中央任命将领领兵出征,实现了“发兵之权”同“握兵之权”的分离。这样安排,就将兵权收归了中央即皇帝的手中。前线的行军布阵,往往要向枢密院和皇帝报告后,才能实施。然而,前线打仗,瞬息万变,千里之遥,却得听从安坐于京城的皇帝的指挥,一来一往,决策和命令传递的速度极慢,贻误战机肯定会成为常态。所以,北宋很多动辄调动数万、十数万军队的大规模战争,常常被辽军或金军一击即溃,便是这个僵化的指挥体系的问题所导致的。

所以,北宋轻易被金国灭亡,不是没有道理的,哪怕有杨家将、岳家军这样强悍的军事集团,哪怕有狄青、杨业、岳飞这样的军事天才和拼命猛将,也是枉然。

大家都在看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