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除了写诗还有哪些兴趣爱好?徐志摩的爱情经历有哪些?

浪漫诗人徐志摩的往事:他和三个女人,三段不同的爱情经历 你所不知道的徐志摩:喜欢理工,擅长经济学,还对医学感兴趣

本文目录:

我悄悄地离开了,就像我悄悄地来了;我挥了挥袖子,没有带走一片云彩。徐志摩的《告别剑桥》。

1931年,徐志摩因为大雾在飞机上坠毁。当时,他只有34岁。徐志摩的一生已经有人总结了。正如林语堂所说,他的整个人永远活在他的文字里。而他的爱情故事,当他一生遇到三个女人时,上演了三个不同的爱情故事,让人津津乐道。

1.卑微遭遇偏见——张幼仪

徐志摩与张幼仪的婚姻是父母一生的红娘之言。这样的婚姻注定是不幸福的。徐志摩接受了新的教育,所以看不上张幼仪,称她为“土包子”,对张幼仪冷漠漠视。直到张幼仪生下徐的父母,徐志摩觉得自己已经完成了在家里散香的任务,于是要求出国留学。后来,徐志摩在英国,徐佳请张幼仪去班渡,但向往自由的徐志摩却有无限的厌恶。在这段婚姻中,张幼仪的表现是被动和卑微的,他总是一次又一次的退让,而徐志摩的表现并没有掩饰他的厌恶。

2.激情遇见平静——林

1921年,徐志摩在英国结识了才女佳人林。林具有中国的含蓄魅力和西方的独立气质。此外,林的才华令徐志摩着迷。这时,徐志摩忘记了自己已经有了家庭身份,热情地追求林。为了林银辉,逼张幼仪流产离婚。林是理性的,知道徐志摩是一个浪漫的诗人和激情的情人,但不是一个好丈夫,所以她放弃了徐志摩,选择了适合自己丈夫的梁思成。

3.浪漫归浪漫——陆小曼

回国后,徐志摩在一次机会中认识了陆小曼。徐志摩被陆小曼的美貌、舞姿和灵魂所打动,不顾陆小曼是自己闺蜜的妻子,对陆小曼展开了疯狂的追求,而陆小曼却为了徐志摩在婚姻中出轨。他们结婚后,陆小曼追求生活质量,一切都很好,而徐志摩则尽力满足陆小曼的一切。陆小曼享受着一切,陆小曼的幸福以一场意外的飞机失事告终。

你所不知道的徐志摩:喜欢理工,擅长经济学,还对医学感兴趣

在大众的眼中,对徐志摩的印象,应该大多都停留在风流才子这一层面上。但殊不知,这位热爱文学的才子,其实兴趣十分广泛,对理工也是相当喜爱。

在留学美国期间,他不仅对医学有兴趣,并且还把经济学学了个精通。他是一个多方面发展的才子,除了风流浪漫,博学多才也是他的一面。

一、 留学美国的岁月

徐志摩在英国求学的历程,很多人都有耳闻。因为在这个时间段里的他,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以《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沙扬娜拉》等最为经典。

虽然徐志摩在美国的留学生涯,一直鲜为人知,但这也是研究他生平的一个重要阶段。因为这个时候的他,发掘出了自己更多潜能。

1918年8月中旬,徐志摩离开了上海,前往目的地美国克拉克大学。这个坐落于美国工业发源地伍斯特的学府,在当时比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都还要顶尖。

在克拉克大学,徐志摩攻读的是历史学专业。当时的他雄心勃勃,立志要当上中国的“哈弥尔登”。徐志摩的课程里,也有经济学的课程,他对这个感兴趣,学的也十分出色。所以过了一年,他请求老师Tom.carter写推荐信,让他去卡耐基大学攻读经济学。

这位老师对徐一直青睐有加,在推荐信中极尽赞美之词,所以他顺利地获得了录取资格。只是同时,他也选取了哥伦比亚大学的经济学。后来获得两个录取资格后,他选择后者。

美国留学的岁月,是徐志摩最纯粹的时光。因为这个时期的他,还没有被风花雪月的绯闻遮住他的一些光芒。

二、热爱祖国的心情

其实徐志摩是一个很容易被误解的人。很多人以为他一直风流成性,游戏人间,却不知他也曾心系祖国,克己修身般地修读学业。他也一直怀抱着一颗,学成后报效祖国的心。

徐志摩走进大众的眼中,被人熟知的形象,是一个写“风花雪月”的风流才子。因为某一方面的过错,一个人的形象总是会被固化,优点也往往会被忽略,但这都是不应该的。徐志摩心系祖国,在理工方面也很博学这一面,就不该被忽略。

诗人叶文福曾评价过徐志摩,“我不喜欢你,志摩。我在你诗中看不见一丝祖国,看不见一眼流血的土地,看不见一勺院墙外面的生活……国之将亡到处是兵燹匪祸,你却在那里玩弄潇洒对酒当歌,你却在那里与艺妓康桥惜别。”

留下这些评价的叶文福,无疑是没有了解过留学美国期间的徐志摩。

在1919年某一天的日记中,他这样写到,“五月四日以来全国蜂起情事。国内学生已结有极坚固、极致密之全国学生联合会,专诚援盾外交、鼓吹民气,一面提倡国货抵制敌货。吾属在美同学,要当有所表示。此职任所在,不容含糊过去也。”

徐志摩爱国的一面,在美国留学期间一直都有表现,只是被掩盖了。

三、写在日记的心事

在美国留学期间,徐志摩的每一篇日记,都是他爱国的证据。日记里他的内心世界,真实而又直白。

“这一番国难,大学生郭钦光呕血死,周瑞琦蹈水死,清华徐日哲积劳死,湖北陈开泰受殴死——可敬亦可伤哉。”他对祖国的忧思,在日记中随处可见。

他亦不是口头上的巨人,高度要求自己的素质修养,以克己修身处世,是那个时候的常态。

“人家说我好,倒要估量估量是真好不是。人家说我坏,十有九分是有这么一回事——况且是我知己朋友,批点出来,难道说他们还无中生有,来咒我不成?”

徐志摩还是一个内心很通透的人,常常深入剖析自己。当时的留学风气很不好,有许多醉生梦死的纨绔子弟,徐志摩对这些人很是不齿。在日记中,他写下了一些感悟。

“有女子唱极荡亵,心为一动,但立时正襟危坐,只觉得一点性灵,上与明月繁星相照应,这耳目前一派笙歌色相,顿化浮云。那时候有两种心理上的感动:第一是领悟到自负有作为的人,必定是庄敦立身,苦难生活,TakeLife Serious!决计不可随众逐流,贬损威信;第二是想到心地光明,决计不可为外诱所笼罩,盖渎神明”。

这就是留学美国期间鲜为人知的徐志摩。

徐志摩名字的由来:志在摩顶放踵还是志在做诗人王摩诘?

文|韩石山

先得说说徐志摩有几个名字。一生下来,父亲按家谱取名用字,这一辈是章字,给他取名徐章垿。他出生的这一年是农历的丙申年,属猴。其父生于壬申年,也属猴,于是又取乳名幼申,意思是小猴子。稍长,觉得“幼申”俗气,代以雅字,写作“槱森”,可视为表字。这些名字,彰彰在册,不必管他。要说的是“徐志摩”这个名字的由来。

先看个小故事。大约是1928年,徐志摩在上海光华大学教书,暨南大学文学社请他去演讲。去请的人叫温梓川,去时还带了一个同学。这个同学有点愣,见了徐志摩好奇地问:“徐先生,你的大名,志摩两字的取义,是志在‘摩顶放踵’呢,还是志在做诗人王摩诘呢?”徐志摩听了,笑笑说:“你要怎样想都可以,可以随你的便!”“这样说来,其志不小呀!”那个同学天真地说。遇上这么可爱的崇拜者,徐志摩笑了。(温梓川《徐志摩朗诵秋声》)

这个小故事很有意思。它说明,早在徐志摩在世的时候,人们对他的这个名字就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说是“志在摩顶放踵”,有的说是志在成为王维那样的大诗人,王维字摩诘。

这个名字究系何意,多少年来,一直是个谜。再就是,何时定下,也有多种说法。陈从周《徐志摩年谱》说“志摩二字,离北京大学后,出国始更”。书中录有《民国七年八月十四日启行赴美文》,首句有“志摩启行赴美”六字,于是便以此为定谳。

徐志摩与陆小曼

徐志摩上过沪江大学,时在1916年春到1917年夏。这是一所教会学校,几经辗转,其校址现在已成为上海理工大学的校园。2014年该校出版一本《1916:徐志摩在沪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印行。该校有学生刊物,名为《天籁》。徐志摩在校期间,每期的编辑人员里,都有他的名字,名分是“汉文主笔”。汉文主笔共有五位,徐志摩排名第二。他是1916年2月入学的,3月该刊第4卷第1号出版,徐志摩的名字就列上了。

徐志摩在校期间,《天籁》共出了四期,徐志摩发文11篇。第4卷第1号,即他初任汉文主笔那一期,有三篇文言文章,用了“徐志摩”署名。此后三期,主笔仍署“徐志摩”,文章署名一律是“徐章垿”。独有第4期上,有篇综述性小文《沪江春秋》,署名用了“徐志摩”。

如此情形,只能让我们推测,当了主笔之后,第1期编刊用了署名“徐志摩”的文章,或许有人说,编者即主笔,多发了自己的文章。于是此后,主笔仍用“徐志摩”,而发文则用在校的学名。如此看来,这个“徐志摩”,相当于起了个笔名,或者说起了个别号。年轻人嘛,做什么都愿意玩个新花样。

据此是不是可以说,早在1916年春天,就启用了徐志摩这个名字?

不是这么简单。据《1916:徐志摩在沪江大学》一书编者吴禹星说,徐志摩在《天籁》上发表文章多篇,用文言写的文章中,有好几篇实际上是在杭州府中学堂时所作。这些文章,有的不光署名为徐志摩,且文中有以志摩自称的文句。如《春游纪事》首段有言:“志摩好游而不择,非必名山川是践,即荒陬穷谷,人迹杳阒之处,志摩辄裹餱粮披荆棘而往。当风啸吁,观化为乐。岂尝恶肘柳而悲黍离也哉。”

再比如《记骆何坤全谊事》末段:“志摩曰:晚近无道,友道无闻久矣。骆子独高义皎皎,信其然诺,正言格顽,暮夜负尸,于古鲜见,况于今乎?诗云:恺悌君子,四方为则,此之谓矣。”

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个骆何坤,就是后来的何竞武,浙江诸暨县人,少年时考入海宁硖石米业学堂,与徐志摩成为好朋友。何竞武后来从军,北伐时曾任国民革命军东路总指挥部少校参谋,1930年任铁道部平汉铁路管理局局长。他是徐志摩在政界的好朋友。何的女儿何灵琰少小时认徐志摩和陆小曼为干爹干妈。徐志摩1931年1月18日晚到南京,就住在何竞武家。第二天早上去机场,也是何家的小轿车送去的。

《徐志摩》中写的事,在徐志摩的《府中日记》中有相应的记载,可知此番春游发生在1911年农历的4月24日。

这两篇文章中用了“志摩”之名,可知早在杭州府中学堂上学时,14岁的徐志摩便给自己取了这样一个名号。

那么,这算个什么呢?表字,还是别号?

我以为,不能算表字,因为表字与名之间要有某种字义上的关联。而“志摩”与“章垿”之间,不会有丝毫关联。那么,只能说是别号了。更准确地说,是他早早就给自己取了这样一个笔名,起初只是用在这类自我欣赏的文章里。

过去争持不下,是人们老往高处想。他成了诗人,就说是志在成为王摩诘;名声大了,便是志在摩顶放踵。怎么就不想想,一个少年儿郎,会怎样淘气?

美籍华人学者李欧梵写过一本书,叫《上海摩登》,副题为《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其中一章写了徐志摩。这就给了我们一个思路。徐志摩上中学前后,正是风气初开的时候,最吃香的一个词儿,便是摩登。志摩者,志在摩登也。须知彼时的摩登,绝不是单单冠于“摩登女郎”上的一个词儿,乃是普遍的摩登,浑身上下通体的摩登。再往大点绽开了说,就是追求时代风尚,向往现代文明。

我觉得,这样理解,怕是最贴近少年志摩的本意的。

2018年4月,中信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出版了徐志摩嫡孙徐善曾写的一部徐志摩传记。徐善曾写的传记只有数万字,书中收罗了许多他祖父的诗文,印出来也是厚厚的一大本。书名呢,起得真好,就叫《志在摩登——我的祖父徐志摩》。

有了这本书,这个公案就可以了结了。

志摩者,追求时尚与文明也。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大家都在看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