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之于宽、松、软”是什么意思?“失之”和“有失”的区别是什么?

本文目录:

“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字面意思是:过失之处在于太宽容、太松懈、太软弱。引申意为:应该严格管理,杜绝(对下属)管得太宽松、太无力的现象。

“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出自习近平2015年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西代表团的审议时所作的发言:彻底改变对干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现象。

文中提到“要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下大气力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使领导干部受到警醒、警示、警戒。要加强对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彻底改变对干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现象。”

扩展资料:

“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出处原文摘选:

习近平强调指出,要着力推动老区特别是原中央苏区加快发展,决不能让老区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让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这是我们党的历史责任。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能手软,不能下不为例。党要管党丝毫不能松懈,从严治党一刻不能放松。

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永远铭记、世代传承,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根守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要重视基层风气问题,下大气力整治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不良行为,对随意插手基层敏感事务、截留克扣基层物资经费、处事不公、吃拿卡要、侵占群众利益等问题,必须严肃查处,绝不姑息。要着力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廉洁从政良好环境。

要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下大气力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使领导干部受到警醒、警示、警戒。要加强对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彻底改变对干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现象。

参考资料来源:纠正查案中的“失之于宽”现象-新华网

参考资料来源:江州区对当前干部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问题的几点思考 -经验交流 - 江州区纪检监察网

“失之”与“有失”的区别是什么

“有失”和“失之”的区别

我们先来看几个例句:
①陕西“禁跑令”引争议,教育部门称有失偏颇。
②男士在正式场合穿着西服套装时,全身颜色必须限制在三种之内,否则就会显得失之于庄重和保守。
③“保护学生安全”寄托于教师有失简单化。
上面的三个例句中,“有失”与“失之”的使用是否正确呢?不少同学看到这个题目感觉无从判断。下面笔者就对此进行以辨析。“有失”与“失之”,从表面看这两个词都有一个“失”字,但二者的意义、结构关系及习惯搭配却大相径庭,主要体现在。
(一)意思不同。“有失”的“失”是“失掉”“失去”之意,“有失”即指“失去某物”或“在某方面有所欠缺”,如“有失体面”即“失去体面”,“有失稳妥”即“在稳妥方面有所欠缺”。对于这一点,“失之”则与“有失”不同。“失之”的“失”有两个意思:一是“差错”“错过”,但这个意思并不常用,仅体现在“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失之交臂”等成语中;另外一个意思是“缺陷”“欠缺”之意,表达这个意思时,“失之”后面原应有一个“于”字,但现在已习惯将其省略,换言之,“失之某物”即“失之于某物”的省略形式,意指“缺陷在于某方面”。如“失之偏颇”即“缺陷在于偏颇”,“失之盲目”即“缺陷在于盲目”。
(二)结构关系不同。“有失”后面所接的词是“失”的宾语,“有失”所否定的是其宾语的内容,如“有失检点”即“失去检点”。而“失之”后面所接的词则是“失”的补语,其多用来补充说明于哪一方面有所失误,如“失之粗鲁”即“缺陷在于粗鲁”。
(三)习惯搭配不同。“有失”之后多接褒义词(有时中性词亦可),如“公平、公允、慎重、稳重、稳妥、厚道、斯文、体面、风度、检点、缜密、完美”等;“失之”之后则多接贬义词,如“草率、粗鲁、放肆、片面、偏颇、冒失、不当、荒谬、轻浮、仓促”等,习惯搭配方面二者正好相反。
言至此,相信文章开头的三个例子已经无需赘言。显然,“有失偏颇”与“有失简单化”之后所接词语的感情色彩不当,而“失之于庄重”也有不妥,属于搭配不当。
【巩固练习】请判断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是否正确。
①对于母亲的无端指斥,我觉得这位前辈不仅太伤人,失之于厚道,简直是在信口污蔑人。
②立法质量问题远不仅存在于立法运作技术和立法形式方面,看不到这一点,对立法质量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就可能失之于表层化。
③以上所论世故,用“学问”概括有失偏颇,但世故之学,毕竟有大学问的。
④新诗无规无矩,都允许存在,中华诗词何必统得过死?我这样说,并非不要格律,无格律往往失之音韵美。
⑤有人以为,“过山车”之说有失简单化,而“反弹”之说也缺乏足够依据。

之于是什么意思

【释义】之于:对于。

之:“之”用于主谓之间,不译。 于:对、对于。

之于:《诸稽郢行成于吴》“君王之于越也,起死人而肉白骨也。”

拓展资料

于yú

①<介>介绍动作行为发生时间、处所,可译为“在”、“到”、“从”等。《子鱼论战》:“宋公子及楚人战于泓。”《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

②<介>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

③<介>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对”、“向”等。《师说》:“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捕蛇者说》:“余将告于莅事者。”

④<介>介绍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伶官传序》:“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⑤<介>介绍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⑥<词缀>用在动词前,无义。《诗经・葛覃》:“黄鸟于飞。”

"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什么意思

宁可管理的过于严厉,也不能管理的过于宽松。严和宽是相辅相成的。

宽的内涵是宽管人、宽待人、宽容人;严的内涵是严管、严教、严肃法纪、严格要求。

宽与严是相对而言的:没有宽就无所谓严,没有严也无所谓宽,宽和严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宽,不能充分发挥下属主观能动性;没有严,下属就不能形成良好的生活与工作习惯。

扩展资料

宽严手段的运用,既是管理者的一种智慧,也充分体现着管理者审时度势的能力。古人说:“能攻心,反侧自消;不审势,宽严皆误。”正确地使用宽严手段,不但要考虑人、事、情是否适宜,而且要考虑分析当时所处的环境、形势和手段实施后所产生的影响。

宽容是一种坦荡,宽容是一种豁达,宽容是强者的品质,宽宏大量会使强者更强。能宽容别人是一件好事,比海洋或天空更为博大的胸襟,是宽广和宽厚的叠加、延续和升华。宽容有度,宽以待人,这是为人处世的基本法则,更是管理者务必通晓的管人《圣经》。

大家都在看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