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西辞黄鹤楼中的故人是谁?里面的故人指的是谁?

故人西辞黄鹤楼中的故人是指谁? 故人西辞黄鹤楼,里面的故人是谁?

本文目录:

“故人西辞黄鹤楼”中的“故人”是指老朋友,这里是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这一句出自唐代诗人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意思是老朋友在黄鹤楼与我辞别。

“遍插茱萸少一人”中“一人”是指我一人,指诗人王维。

这一句出自唐代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意思是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

“明月何时照我还”中“我”是指诗人王安石。

这一句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泊船瓜洲》,意思是天上的明月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我劝天公重抖擞”中“我”是指诗人龚自珍。

这一句出自清代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意思是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

扩展资料

唐代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原文: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

老朋友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鲜花烂漫的三月去往扬州。孤帆的影子远去,在碧空中消逝,只看见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天边流去。

创作背景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友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在漫游和飘泊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足迹遍布中原内外,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李白东游归来,至湖北安陆,年已二十七岁。他在安陆住了有十年之久,不过很多时候都是以诗酒会友,在外游历,寓居安陆期间,李白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孟浩然对李白非常赞赏,两人很快成了挚友。

开元十八年(730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里面的故人是谁?

孟浩然。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好友孟浩然时所写的诗。唐朝开元十五年(727年),李白东游,在湖北安陆小住了一段时间。在此处他结识了长十二岁的孟浩然。

两人互相欣赏,并成为挚友。开元十八年(730)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黄鹤楼会面(故址在今湖北武昌西黄鹤矾上)。孟浩然如约来此,与李白一起小住数日。待孟浩然乘船东下时,李白亲自送他到江边,有感而发,写下了此送别诗。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

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原文: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白话译文:

旧友告别了黄鹤楼向东而去,在烟花如织的三月漂向扬州。

帆影渐消失于水天相连之处,只见滚滚长江水在天边奔流。

赏析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像黄金般美好。

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诗人送友人远行,对老朋友要去繁华的扬州充满了羡慕,诗中洋溢着欢快的情绪。诗人在江边极目远送,可见两人友情的深厚。全诗自然清丽、境界开阔、形象传神。

以上内容参考

-孟浩然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故人是指谁?

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出自: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原文: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释义: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李白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很浓郁的畅想曲和抒情诗的气氛里进行的。李白心里没有什么忧伤和不愉快,相反地认为孟浩然这趟旅行快乐得很,他向往扬州地区,又向往孟浩然,所以一边送别,一边心也就跟着飞翔,胸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

在一片美景之中送别友人,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美景令人悦目,送别却令人伤怀,以景见情,含蓄深厚,有如弦外之音,达到使人神往,低徊遐想的艺术效果。

扩展资料

这首诗,表现的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李白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的后两句看起来似乎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

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可见目送时间之长。帆影已经消逝了,然而李白还在翘首凝望,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

“唯见长江天际流”,是眼前景象,又不单纯是写景。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向往,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诗人的心潮起伏,正像滚滚东去的一江春水。

总之,这一场极富诗意的、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将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将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

参考资料来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的故人是谁?

“故人西辞黄鹤楼”中的“故人”是指老朋友,这里是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这一句出自唐代诗人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意思是老朋友在黄鹤楼与我辞别。

“遍插茱萸少一人”中“一人”是指我一人,指诗人王维。

这一句出自唐代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意思是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

“明月何时照我还”中“我”是指诗人王安石。

这一句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泊船瓜洲》,意思是天上的明月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我劝天公重抖擞”中“我”是指诗人龚自珍。

这一句出自清代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意思是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

扩展资料:

唐代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原文: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

老朋友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鲜花烂漫的三月去往扬州。孤帆的影子远去,在碧空中消逝,只看见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天边流去。

创作背景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友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在漫游和飘泊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足迹遍布中原内外,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李白东游归来,至湖北安陆,年已二十七岁。他在安陆住了有十年之久,不过很多时候都是以诗酒会友,在外游历,寓居安陆期间,李白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孟浩然对李白非常赞赏,两人很快成了挚友。

开元十八年(730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大家都在看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