襁褓指的是几岁?垂髫、豆蔻和束发分别代表多少岁?

襁褓是什么意思? 襁褓,垂髫,豆蔻,束发 各指多少岁

本文目录:

包婴儿的被、毯等。如《论语・子路》:“则四方之民襁褓负其子而至矣。”后来以此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子刚出娘胎,刚一享受活动和伸展肢体的自由时,人们又重
新把他束缚起来。人们用襁褓把他包着,把他放在床上这样睡着:头
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两腿伸直,两臂放在身子旁边,还用各式各样的
衣服和带子把他捆扎起来,连位置也不能挪动……”这段话出自二百
多年前法国人所编的《博物学》一书。如今,西方的孩子已基本不知
襁褓为何物了,而襁褓仍然是中国孩子来到人世间收到的第一件礼物。

尤为可怜的是,孩子稍长,有形的襁褓从身体撤去,无形的襁褓
又将孩子的心灵裹得严严实实。“管教”二字让孩子简直透不过气来。
先管后教,几乎成了所有家长和学校的教育方式。很多家长不顾实际,
对孩子寄予过多的希望,让孩子屈从自己的意志;很多学校对学生的
要求整齐划一,制订不少清规戒律,并用应试教育的魔棒强压学生的
个性。“强使一种土地滋生另一种土地上的东西,强使一种树木结出
另一种树木的果实”(卢梭语),最让这些家长和学校乐此不疲。近
年来,中小学生因受不了家庭和学校的双重压力,离家出走甚至自杀
的现象常常让人痛心疾首;由于个性得不到正常发挥,学生考分高却
缺乏创造性的毛病也令有识之士忧心忡忡。面对“冰化了变成水”的
唯一答案,一位小学生“冰化了变成春天”的创造性解答只能得零分!
这样严酷的要求,又何尝不是强加在孩子身上和心灵上的襁褓呢?

为孩子营造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实为当务之急。孩子的未来就是
民族的希望,撤去孩子心灵上的襁褓,既是给孩子一片自由成长的蓝
天,也是给我们民族的未来松绑。

营造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意味着要解放孩子的个性,意味着要
尊重孩子的爱好,意味着要减轻孩子的负担,意味着要宽容孩子的错
误,意味着要鼓励孩子的探索,意味家长和老师应当是孩子的朋友,
意味着家长和学校对孩子高标准而不严要求,考不了100分,99分就是
最好。

愿所有的孩子在宽松的环境里健康快乐地成长,心灵如鸟儿一样
自由自在地飞翔。

襁褓,垂髫,豆蔻,束发 各指多少岁

仔细看,你会很清楚的

年龄的称谓。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垂髫(tia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花甲是六十岁。古稀是七十岁。耄(mao)耋(die)指八九十岁。期颐指一百岁。
总角:总,聚束;角,小髻,意为收发结之,即儿童的发髻向上分开的样子,俗称小丫角,因此称童年时代为「总角」。
垂髫:髫,古时小孩下垂的头发,于是以「垂髫」指童年或儿童。
始龀:龀,儿童换牙,即脱去乳牙长出恒牙。按生理常规,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时换牙,「始龀」便成了童年的代称。
束发:束,捆,结之意。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束发」为成童的代称,通常年十五岁始称成童。
古代年岁的别称

总角:指童年。
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总角兮”。以后称童年为“总角”。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垂髫:指童年。
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束发:指青少年。
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及笄:指女子15岁。
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
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弱冠:指男子2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而立:指30岁。
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以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

不惑:指40岁。
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以后用“不惑”作40岁的代称。应璩《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艾:指5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老年头发苍白如艾。《民国通俗演义》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事?”

花甲:指60岁。
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古稀:指70岁。
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亦作“古希”。

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
《后汉书・吕强传》:“故太尉段颍,武勇冠世,习于边事,垂发服戎,功成皓首。”

黄发: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如《诗・鲁颂・宫》“黄发台背”。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曹植《赠白马王彪》:“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鲐背: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如《诗・大雅・行苇》“黄台背”,“台”与,“鲐”通用。《尔雅・释诂》:“鲐背,寿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期颐:指百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苏拭《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古代年龄称谓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襁褓的意思

襁褓qiǎng bǎo亦写作“襁”、“襁保”、“H”。襁指婴儿的带子,褓指小儿的被子。现在以此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古代泛指10岁以下幼童。
中文名
襁褓
外文名
qiǎng bǎo
属 性
词语
解 释
包裹婴儿的被子
古代称谓
泛指10岁以下幼童。
词义延伸
包裹起刚出世的孩子
目录
1基本信息
▪ 注音
▪ 条目
2解释
3引证解释
4古代称谓
5词义延伸

1基本信息编辑
注音
襁褓 拼音 qiǎng bǎo
ㄑㄧㄤˇ ㄅㄠˇ[1]
条目
襁褓(H褓)

2解释编辑
◎ 襁褓(qiǎng bǎo)
[swadding clothes] 亦写作“襁”、“襁保”、“H”、“襁葆”,葆,通“ 褓”。背负婴儿用的宽带和包裹婴儿的被子。旧说长一尺二寸至二尺,阔八寸左右。襁指婴儿的带子,褓指小儿的被子。后亦指婴儿包或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襁褓中的婴儿
张守节《正义》:“襁,长尺二寸,阔八寸,以约小儿于背;褓,小儿被也。”
《玉篇・衣部》:“襁,襁褓,负儿衣也。织缕为之,广八寸,长二尺,以负儿于背上也。”
昔成王年幼,越在襁保(褓)。――《后汉书・桓郁传》[1]
霍光以结发内侍,起于阶闼之间,确然秉志,谊形于主。受襁褓之托.....<汉书霍光传>

3引证解释编辑
1.背负婴儿用的宽带和包裹婴儿的被子。后亦泛指婴儿包。
《列子・天瑞》:“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
《汉书・宣帝纪》:“曾孙虽在襁,犹坐收系郡邸狱。”颜师古注引孟康曰:“,小儿被也。”
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一章:“婴孩无知,虽使陨於母胎,夭於襁褓,啜气欲绝,岂识患苦!”
艾青《年轻的母亲》诗:“打开襁褓又包好,抱起婴儿又放下,嘴里在自言自语,好像和婴儿对话。”
2. 借指10岁以下的婴幼儿。
<汉书霍光传>:“霍光....受襁褓之托." 汉昭帝年仅8岁.
汉・贾谊《新书・数宁》:“发子曰:‘至治之极,父无死子,兄无死弟,途无襁褓之葬,各以其顺终。’”
宋・黄庭坚《寄耿令几父过新堂邑作》诗:“白头晏起饭,襁褓语呕哑。”
苏曼殊《断鸿零雁记》第二六章:“余自襁褓,独媪一人怜而抚我,不图今已长眠。”
3.谓把婴儿包裹在小儿被中。
宋・洪迈《夷坚乙志・龚涛前身》:“医居于郡治之南,过司法厅,见门外扰扰往来,云:‘官病亟。’及至龚氏而涛 生。襁襁毕,复还,则司法已死。”[1]

4古代称谓编辑
婴儿:人初生。
襁褓:泛指10岁以下。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始龀、龆年:男孩八岁。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
舞勺之年:十三岁至十五岁。
舞象之年:十五岁至二十岁。
志学:十五岁。(《论语》: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及笄:女子十五岁。(《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弱冠:男子二十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女子出嫁称梅之年,棵分年。
而立:三十岁。
不惑:四十岁。
天命:五十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知非之年:五十岁。(《淮南子・原道训》:“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说春秋卫国有个伯玉,不断反省自己,到五十岁时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错误,后世因而用“知非”代称五十岁。)
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可组成六十对干支,因而称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岁又称作“花甲之年”。)
古稀:七十岁。(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杖朝之年:八十岁。
鲐背之年:八十至九十岁合称。
耄耋:八十、九十岁。(《礼记・曲礼》:“八十九十曰耄。”人们根据这解释,把耄耋两字连用代称八、九十岁。)
期颐:百岁之人。(《礼记・曲礼》:“百年曰期颐。”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元人陈浩解释说:“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曰期;饮食起居动人无不待于养,故曰颐。”)
另外,还有称青少年为束发,女子待嫁称待年或待字,称老年为皓首或白首,称长寿老人为黄发等等。

5词义延伸编辑
“孩子刚出娘胎,刚一享受活动和伸展肢体的自由时,人们又重新把他束缚起来。人们用襁褓把他包着,把他放在床上这样睡着:头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两腿伸直,两臂放在身子旁边,还用各式各样的衣服和带子把他捆扎起来,连位置也不能挪动……”这段话出自二百多年前法国人所编的《博物学》一书。如今,西方的孩子已基本不知襁褓为何物了,而襁褓仍然是中国孩子来到人世间收到的第一件礼物[2]。

襁褓中的婴儿
尤为可怜的是,孩子稍长,有形的襁褓从身体撤去,无形的襁褓又将孩子的心灵裹得严严实实。“管教”二字让孩子简直透不过气来。先管后教,几乎成了所有家长和学校的教育方式。很多家长不顾实际,对孩子寄予过多的希望,让孩子屈从自己的意志;很多学校对学生的要求整齐划一,制订不少清规戒律,并用应试教育的魔棒强压学生的个性。“强使一种土地滋生另一种土地上的东西,强使一种树木结出另一种树木的果实”(卢梭语),最让这些家长和学校乐此不疲。这些年来,中小学生因受不了家庭和学校的双重压力,离家出走甚至自杀的现象常常让人痛心疾首;由于个性得不到正常发挥,学生考分高却缺乏创造性的毛病也令有识之士忧心忡忡。面对“冰化了变成水”的唯一答案,一位小学生“冰化了变成春天”的创造性解答只能得零分!这样严酷的要求,又何尝不是强加在孩子身上和心灵上的襁褓呢?

襁褓中的婴儿
为孩子营造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实为当务之急。孩子的未来就是民族的希望,撤去孩子心灵上的襁褓,既是给孩子一片自由成长的蓝天,也是给我们民族的未来松绑。
营造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意味着要解放孩子的个性,意味着要尊重孩子的爱好,意味着要减轻孩子的负担,意味着要宽容孩子的错误,意味着要鼓励孩子的探索,意味家长和老师应当是孩子的朋友,意味着家长和学校对孩子高标准而不严要求,考不了100分,99分就是最好。
愿所有的孩子在宽松的环境里健康快乐地成长,心灵如鸟儿一样自由自在地飞翔

襁褓什么意思 襁褓是什么

1、襁褓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qiǎng bǎo。亦写作“襁”、“襁保”、“襁葆”、“H”。意思为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

2、指婴幼儿(古代泛指1岁以下幼童,现在以此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把婴儿包裹在小儿被中。出自《列子・天瑞》:“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

大家都在看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